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余湛奕 常胜)12日下午结束当天的例行发布会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此间宣布:今年暑期,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将按照惯例于7月15日至8月30日休会,9月2日恢复。休会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仍将接受记者的电话提问。
1983年,外交部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建立发言人制度。从制度上看,1995年至2011年,记者会达到每周2次,即除去暑期和国家法定假日外周二、周四下午各一次。2011年8月至今,记者会从每周2次增至每周5次,即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从设施上看,自1997年外交部大楼落成后,为记者会专门设立了新闻发布厅,到2010年10月,为方便记者使用,又新建现代化办公的“蓝厅”。
记者会需要每天面对数十位中外记者的各种提问,可见发言人责任重大。目前,外交部现有的三位发言人,分别是新闻司司长秦刚、副司长洪磊及华春莹。自1月4日开始的今年第一场记者会至今,蓝厅共举行了122场例行记者会。2012年11月19日,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首次加入发言人的行列,截至2013年7月12日,由华春莹主持的记者会共有75场。
就职于路透社的记者钟同仁(中文名)是从2012年9月份开始参加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的。他对中新社记者说,记者会是外国媒体记者接触中国政府声音的一扇窗户,每天一次信息量很大。
“现在每天都有提问的机会,让我们及时地知道中国的立场,例如中方在叙利亚、埃及、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上的立场,这些都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钟同仁说,路透社的读者大部分是金融家、投资者,所以他们很想知道中国的经济形势,而记者会正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消息。
当谈到对记者会的满意程度时,钟同仁笑言:“记者总是不满意”。比起现在台上台下的提问和回答形式,他更喜欢有相互交流的对话形式。(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