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公车改革关键要突破既得利益障碍--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华工商时报:公车改革关键要突破既得利益障碍

2013年06月24日10:4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看新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制度试点改革,但能够长期坚持的只是少数,多数试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或“夭折”、或停滞不前,甚至一些试点已出现公车“回潮”。

  对此,或许不得不要承认,面对目前公车改革的尴尬现状,可以说,曾经一度被社会公众充满期待的公车改革光环早已不在。而且现有的公车改革现状也告诉人们,在目前国情语境下,由目前的公车自我改革模式决定,如果不能摆脱相应的体制与利益关系上的阻碍,公车改革进程十有八九也不会有能令社会公众觉得欣喜的进步。

  首先就公车改革的利益关系角度看,众所周知,事实上,目前的公车配置与使用,不仅存在大量的超编超标现象,而且存在的大量的公车私用等浪费现象。应该说,作为享用公车的官员群体不仅是现行公车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并且也是现有公车改革制度的设计者、执行者、监督者。

  所以在此前提条件下,要说公车改革进程能够不受到既得利益的影响与阻碍,并能够得到顺利推进,那就可以说不是天真,就是异想天开。而且事实上就如社会现在所看到,虽然当初推动公车改革时的初衷不能说有什么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初的公车改革制度试点的推动者,显然缺乏对现有国情语境下公车改革所有难度的清醒认识——既得利益群体阻碍。

  而其中道理说来也简单,因为在经济学上早有这样一条基本“花钱与办事”关系的原理:这就是:用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肯定会是只讲效果不讲节约的。在此具体就以公车改革为例来说,想谁都知道,公车的配置与使用,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即别人的钱;而公车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用来办公事是公开的秘密也说明,大多数公车资源,也就是另三分之二是被用来办的是私事——官员群体自己的事。就此而言,在目前公车改革制度框架内,想要公车改革能够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与进步,不但在理论上缺乏立足点,而且在利益关系上也应该没有足够的内生性改革动力。

  所以,面对公车改革在大多数地方“夭折”的尴尬,笔者就此想提醒的是:不论是专家所说的需要公车改革制度“顶层设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其实说穿了就是一句话:如果不能突破公车改革既得利益群体阻碍,如果没有相应的民主监督制度配套,公车改革只会让更多的公众失望,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周义兴)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