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为什么选择高架桥方案?”“如何保证环保措施?”“建设高架桥的同时,如何拉动沿线发展?”上周五,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召开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环评公众参与座谈会,就上述问题作出解答。座谈会上,居民代表对打通魁奇路东延线达成共识,但对于采用何种方案仍有不同意见。
座谈会邀请了该项目沿线的多个环境“敏感点”代表参加,包括依云上城、怡景苑小区、奇槎村及顺德区、南海区等多方代表与会。该项目由于备受沿线一些居民的争议而迟迟未定音。座谈会上,建设单位透露,该项目至今仍未获得施工许可证。
“魁奇路东延线为什么不建隧道?不是政府不愿意,而是受地质条件等限制,建设隧道的难度较大,安全方面也有很大风险。”禅城区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靠近东平河,奇槎片区地下暗涌众多,并且地下管线也很复杂。该负责人还以季华路—南海大道节点方案的更改举例。不少市民提出,南海大道建设跨线桥对其出行有较大影响,目前南海大道节点改为下沉隧道方案,由此多增加2亿元的投入。“我们会倾听市民的声音,但魁奇路的问题不是多投钱就能解决的。”
高架方案有何优劣?设计单位与环评单位再次在座谈会上作出详细对比。同时评审的方案中,方案二(地面快速)将桂澜路“拦腰截断”,将造成该路口的拥堵,“产生的尾气、噪音影响将更为严重”;方案三在南海大道、桂澜路均采用平交的交通设计,将会造成路口车辆堵塞严重,不符合道路快速化的规划定位,因此不选择。对比得出,高架桥方案最优。
会议上的议题并不新鲜。事实上,自去年8月魁奇路东延线二期第一次环评结果公布至今,“高架桥”三个字被沿线居民、村民无数次提起。座谈会上公布的三个方案,去年就已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所讨论的环评结果也已于4月公布。
座谈会上,相关单位更多是向沿线市民释疑。根据建设单位最新公布的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第二次环评公示,该项目仍计划采取全线高架方案,总投资约22亿元,拟于12月开工,2016年底竣工。
虽然最终建设方案仍未敲定,多个市民代表还是对高架桥施工期间以及建成后造成的环境影响表示担忧。
“我们大部分村民接受了高架方案。但前提是,从依云上城起往东片区的声屏障建设是必须且是全封闭的,而现在方案中怎么改成了部分设直立屏障?”市人大代表、奇槎村委书记问。根据方案,依云上城附近将采取全封闭式声屏障,而鄱阳村、怡景苑、奇槎村等地段则采取直立式声屏障设施。
由此,环评方回应,不同种类声屏障的建设取决于实际需要。“依云上城有约30层的住宅高度,必须采用全封闭式声屏障减少噪音影响;但对于鄱阳、怡景苑等几个点,周边都是低矮房屋,采取直立式声屏障就可以满足环保需求。”
除建设声屏障之外,环评方案还指出,可以通过种植高大乔木、建设沥青隔音道路等以降低车辆行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释疑
路边土地是大幅贬值还是增值?
自从去年使用高架桥方案公布以来,一场关于“要不要建高架”的讨论在网络上、在沿线市民中热烈展开。怀胎10月,魁奇路东延线二期工程方案至今仍未敲定。为什么这条路的打通就这么难?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这条路,被禅城区政府部门称为禅城“东大门”,是一条关乎今后发展空间的重要通道。魁奇路东延线打通后,从禅城中心城区开车到广州南站只需20分钟。
魁奇路东延线给禅城区石湾街道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二期工程大部分在辖区内。在该街道的最新定位中,希望依托“禅城东大门”这一区位优势,连接佛山新城和广州,从中找到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极。作为目前禅城房价最高的镇街,石湾下一轮的物业增值还将受到该项目的影响。
然而,魁奇路东延线的推动却并不顺利。2003年开始拆迁至今,魁奇路东延线已经有了10年,去年至今,该项目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去年8月,第一次环评公示时,依云上城居民在沿街楼房挂出条幅,公开反对建设高架桥;奇槎村民担心建设高架桥将影响村内物业的增值和区域发展,迟迟未能明确表态。
之所以反对,说到底是“利益”二字。居民的反对意见大多针对噪音和空气污染,但背后更深层次的诉求,则是忧心高架桥建设对物业增值的影响。一份依云上城业主书面文章提到:“假如建高架,魁奇路两边从南海大道到佛山一环之间的土地必将大幅贬值,本人估算,其贬值幅度甚至会超过50%”“对奇槎村一带未开发的土地不能够带来任何好处”。
市民的担忧会否成真?禅城区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否认。“从长远来看,高架方案对于整个区域的带动不会小于隧道方案。建设高架桥是最益于车辆通行的方案,换句话说,也就是‘东大门’打得最开的方案,由此拉动的区域发展,也会惠及沿线居民。”
“建设高架并不意味着道路沿线与发展绝缘。高架下面建设辅道,同样可以通车、行人,更不会影响沿线开发的既定方针。”该负责人解释。
该负责人所言非虚。最近,禅城区一些干部被调任至“奇槎片区工作局”。奇槎片区工作局是该片区发展的“专门机构”,专为奇槎片区设立,主要是为了管理奇槎片区的环境整治提升以及协助道路建设等综合性工作。
奇槎片区因为牵涉到魁奇路东延线这一重点工程,属于禅城的重点开发区域,到底采取何种方案打通东延线,都不影响魁奇路这一发展地位。该负责人介绍,奇槎村要建设成为与未来禅城区“东大门”的形象定位相符的片区,因此以专门局的形式来管辖,以减少区镇沟通、部门之间沟通的协调成本。
□大事记
●2003年,魁奇路东延线项目开始陆续征地拆迁,并已划定红线。
●一期工程推迟15个月完工
2009年8月,魁奇路东延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计划2011年8月完工。工程主要由南海区负责,起于佛山与广州市界附近黄猄水闸西侧,与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相交,穿平南工业区再经瓜步村、西龙村后止于佛山一环。路线全长约7.6公里,主路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2012年11月魁奇路东延线一期低调通车。南海区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征地问题导致通车时间一再后延。自此,从佛山一环东段开车至广州南站,“全程大概15分钟。”
●二期仍未获得施工许可
2012年8月,第一次环评公示,首次提出全程建设高架桥,引起民间巨大反应。
2012年10月,工程改造范围已敲定。工程图示,该项目绕过奇槎村中心地带,在民居最为集中的地带附近“打了个弯”,有一定弧度地穿过。
2013年3月,奇槎村内拆迁基本完成,18天内完成62户民居的拆迁,创新拆迁方法被推广至禅城区其他镇街。
2013年4月,第二次环评公示,最终选取高架方案,计划于2013年12月开工。建设单位透露,该方案至今仍未获得佛山市交通部门批复。郑雯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