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台北6月17日电(记者裴闯 李寒芳)数十位两岸民航高层主管17日聚会台北,对过去10年尤其是最近5年两岸航空运输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希望促进深化合作,实现两岸民航全方位发展。
应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孙洪祥邀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高级顾问夏兴华率大陆民航高层代表团,出席海峡两岸民航高层交流座谈会。座谈会以“两岸携手、深化合作、率先发展、共圆梦想”为主题,总结经验,谋划未来,构筑愿景,期望继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正能量。
台湾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出席会议并致词。国航、东航、南航、海南航空、厦门航空、上海航空、山东航空、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以及台湾华航、长荣航空、复兴航空、立荣航空、华信航空的高层主管与相关业界等近80人出席座谈会。
夏兴华表示,从2003年两岸春节包机到现在,整整走过了十年。这十年来,尤其是2008年后的5年,两岸航空运输、两岸民航合作与交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岸航空运输的发展标志着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平台和抓手,为两岸经贸往来、旅游、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空中桥梁,使两岸民众的情感交流更为密切。
夏兴华表示,今天两岸航空运输已站在新的起点,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需要两岸民航共同努力,统筹谋划,合理安排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愿景。
他提出六点建议:两岸航空市场放开经营权,增加航班,航权与时刻分开;放开对两岸航线承运人限制,未来可按需求提出申请加入两岸运营;实现两岸空管运行的无缝衔接,建立更加优化合理的空中航路网;放开大陆维修市场,承诺允许台湾的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业在大陆成立独资或合资的维修企业,形成两岸完整的航空产业市场;推进两岸航空业界的深度合作,两岸航空企业可以开展深化代码共享、股权及资本的深层次合作;实现两岸民航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为共同推动实现发展愿景,夏兴华提出两点主张:一是两岸民航要“多增少争”,多增就是要增加互信,增加班次、通航点、承运人等,做大蛋糕;少争就是少争利益。二是两岸民航要“多合少分”,多合就是要多合力、多合作,合作双赢是当今潮流,充分照顾彼此的关注;少分就是要少分你我,减少分歧。
座谈会上,两岸民航界人士回顾了双方不断扩大交流的历程。国航、东航、南航和首都北京机场,以及台湾的民航界代表分别做了专题发言。
据介绍,大陆对台湾开放的通航点已达54个,台湾也开通10个两岸通航点,两岸航线网络基本形成,布局日趋合理。至2012年底,两岸客运航班每周达到616班。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