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学应走向社会、回归生活--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文学教学应走向社会、回归生活

2013年06月17日08: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文学的功能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审美层面,更指向超越功利价值的精神价值层面,教化人的心灵。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育人资源为文学教学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声频、视频和网络,浅阅读代替了经典品读,思辨理性让位于快餐化信息。对大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只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才能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文学理论实践化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创造问题情境,变抽象的文学理论为鲜活的情景和实际的生活体验。文学教学可通过课外与课内配合、校外与校内互补、传授与训练结合、老师与学生互动,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培养体系,深化文学滋润人的效果,促进文学教学走向社会、回归生活。

  ——王怀民:《激活文学的潜力》,原载于2013年5月31日《中国教育报》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