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大气科学专家探讨了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数值预报成为准与不准的关键,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称,数值预报不断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天气预报员。
从古人用体验和感悟进行天气预报到预报员描绘天气图预判天气,再到数值预报成为当前预报的重要基础,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都有了大幅提高。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
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我国于1959年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值天气预报,到2012年,基于数值模式的天气预报晴雨准确率达到86.5%。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院研究员段安民认为,数值预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目前国际上准确率及时效性较高的欧洲数值预报为例,1973年成立之初,最多能够预测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数值预报水平及时效稳定持续提高,约每10年增加1天有效预报。“根据此发展过程推算,到2030年,我国数值预报时效能够再提高两天,这意味着预报员可以提前9天预报大范围的环流形势。”段安民说。
不过,数值预报的不断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天气预报员。李泽椿研究数值预报数年,他称,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没有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再次订正。
“因此,依靠预报员使用数值模式的经验,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学的经验才能做好预报。”李泽椿说,预报员还能发现数值预报的缺陷,攻克其科学问题,不断提升数值模式水平。
即便数值预报发展到一定高度,天气预报作为预测科学,在看得见的未来几乎不可能100%准确,预报总会出现误差。对此,气象先生宋英杰认为,一方面,公众应当培养收看气象滚动订正预报的习惯,一方面应适当降低对天气预报的预期值。“预报对的时候,气象部门不能吹;预报错的时候,百姓不要一味指责。双方都要客观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利于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来源: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