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探寻女娲的前身--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探寻女娲的前身

2013年06月13日08:39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浙江文艺出版社 易中天 著

  神话和传说,都是民族的童年记忆,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要抹去神秘的色彩,我们就能打开迷宫,依稀看见一些真实的东西。《易中天中华史:祖先》和您一起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发现我们祖先——女娲、夏娃、伏羲、炎黄、尧舜的本来面目。

  夏娃是女娲的前身。

  女娲有前身吗?有。因为她是母亲,或母亲神。她的造人,她的做媒,她的补天,都意味着母亲的伟大和慈爱。我们并不知道她造了多少人,又造了多少天,先造男还是先造女。

  这些问题,都没人能回答,也没人去关注。因为对于母亲来说,生男还是生女,先男还是先女,都一样。反正有了头胎就会有二胎,生够了算数。既然如此,管他作甚?无所谓。

  人,总是先成为少女,再成为母亲的。

  因此,女娲必有前身。

  但为什么是夏娃?她俩够得着吗?

  够得着。读音接近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共通。

  实际上,自从人在自己的世界里睁开了眼睛,巨大的问号就悬挂在他的头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必须回答的。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物种,人类需要这样一种解释、慰藉和安顿。无此交代,我们将心神不宁。

  这个交代,就叫“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表现为现实,表现为历史,也表现为神话。实际上,作为世界各民族都有的文化遗产,神话和传说绝非碰巧的偶然存在。人类创造它们,无非是要借助神和神话人物,弄清来历,记录历史,回答问题。

  有此履历和档案,焦虑才会克服,冲动才能满足,身份的认同才有了可能。

  有此认同,我才是我,我们才是我们。

  创世神话,就这样不由自主地产生。因此,它们绝不是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蜚短流长,而是民族的信念和信仰。

  这样的神话,我们民族一定有过,麻烦仅仅在于失传。或者说,被有意删除,就像给女娲动了手术。

  也只能借鸡下蛋,或借壳上市。

  好在人就是人。尤其是在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的思路、模式和方法论,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几乎所有的创世神话,都在重复虚构,而且惊人地相似。比方说,中国和西方的神话都认为,世界上原本没有人,人是被创造出来的。

  造人的材料都是泥土,创造者也都是神。

  神话,是世界范围的集体梦幻。

  这就可以资源共享。

  比方说,把夏娃看作地球上第一个女人。

  可惜夏娃也有麻烦。

  夏娃的麻烦在于,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女人,却不是第一个人。第一个人是亚当,夏娃却是用亚当的肋骨创造的。女人跟男人的肋骨,又有什么关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夏娃为什么要跟上帝作对?作为亚当的肋骨,她又为什么要去诱惑亚当?亚当的肋骨诱惑亚当,岂非自己诱惑自己?

  这是一个“达·芬奇密码”。

  密码套着密码,疑云罩着疑云。过去我们只知道女娲来历不明,现在看来夏娃也履历不清。她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系,却反倒可以确定。甚至她们承担的文化角色,还会一脉相承。

  因此,必须侦破此案。

  其实这并不难。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真正走进作案现场——伊甸园。

  谜底,也许就藏在那园子的某个洞穴里。

  看清自己,必定先要追根寻源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