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泰民间机构尝试共推昆曼公路便利化运输--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老、泰民间机构尝试共推昆曼公路便利化运输

2013年06月10日16:4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昆明6月10日电(记者侯文坤 易艳刚)面对昆曼国际大通道建成通车以来一定程度“通而不畅”的问题,中国、老挝、泰国三方民间机构负责人提出,在政府推动层面之下,尝试通过利用民间协调机制协商解决方案,并在民间先行先试,通过项目实施、企业实践等市场手段,推进跨区域交通物流的互联互通。

  开展昆曼公路湄公河陆水联运运输;进行昆明国际陆港和会晒物流中心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建设;推动泰国清盛港与中国景洪港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磨憨使用货运专用通道……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举办期间,中、老、泰三国民间机构在中老泰昆曼经济走廊三方民间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并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昆曼公路民间便利化运输的方案》,多项促进昆曼公路便利化运输的举措将在“民间先行先试”。

  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发展联合会执行主席王义明说,云南作为中国参与GMS次区域国际道路运输的主体省份,连接中国、老挝、泰国,把东南亚各国联系在一起的昆曼公路被寄予更多厚望,公路沿线的主要城市也由此期待实现市场对接和产品互补,道路运输通常还能带动沿途区域的投资、贸易和生产,将运输走廊发展为经济走廊。

  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萨南·遵拉马尼说,老挝是昆曼大通道的过境国,是昆曼公路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次区域交通运输及贸易便利化中间的关键一环,但自通车以来,物流运输“通而不畅”的局面一直存在,各方对接不顺畅很大程度上消减了该通道的经济价值。

  2009年,为推进跨区域交通物流互联互通,尤其是解决昆曼公路“通而不畅”问题,中国、老挝、泰国三方民间组织共同发起建立了中老泰昆曼经济走廊三方民间协调机制,针对昆曼公路运输、物流、贸易便利化,开展民间外交、支持企业项目投资,作为推动解决昆曼公路便利化运输的政府机制之外的有效补充。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刘金鑫说,一直以来,昆曼公路未能释放此前期待的经济价值有各国间边境通关点不通畅,运输、贸易、通关的规则、制度未完全对接,利益诉求不一致乃至文化差异等诸多原因。

  专家认为,要消除这些障碍,在政府推动层面之下,还应尝试通过利用民间协调机制协商解决。据介绍,中老泰昆曼经济走廊三方民间协调机制自建立以来,已取得推动老挝将境内段收费关卡从8个消减到3个等成果。

  根据方案,中国、老挝、泰国三方就多项便利化运输举措将以昆明-磨憨(中国)-磨丁(老挝)-会晒(老挝)-清孔(泰国)-曼谷这条陆路运输线和昆明-景洪港(中国)-清盛港(泰国)-曼谷的陆水联运线作为试行路线,在推动货运专用通道建设、推行试用双牌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昆曼公路民间便利化运输,实现人货分流。

  刘金鑫说,中老泰昆曼经济走廊三方民间协调机制几年的实践表明,除了各国在政府层面的推动外,还有必要加强官方和民间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协商和沟通,尝试以“民间外交”和市场手段作为政府机制的有效补充,逐步清除软环境中的“路障”。

  他还指出,下一阶段,中国、老挝、泰国三方民间机构将以推动重点项目和企业实践为核心,继续推进便利化运输解决方案在民间先行先试,配合政府机制发挥作用。

  此外,在技术层面上,还将加快推广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国际化的跨国商务电子平台,以滇泰蔬菜换石油等大宗贸易运输为切入点,实现从订单采购、信用评估、仓储包装、运输物流、保险理赔、报关商检、金融结算等环节一站式服务。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