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过端午节像过年 家家户户早早起床放鞭炮--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通城过端午节像过年 家家户户早早起床放鞭炮

2013年06月09日14:54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端午节,在通城俗称“菖节”,通城人将过端午称为过“菖节”。“年有三朝,端午一日”,通城民俗是把“菖节”看得像过年一样重要。

  端午头天晚上,通城人习惯在在门窗两侧插艾叶篙,艾篙上挂菖蒲叶,俗称艾为箭,菖蒲为剑,挂于门窗上可驱邪保平安。端午节当天清晨,人们早早起床,在房前放上一挂鞭炮,然后将雄黄与大蒜用滚水泡开,用雄黄大蒜水遍洒墙角、床底和房前屋后,晚上家庭成员用此水洗澡,全家饮雄黄酒、食大蒜瓣,用以祛疠疫,保平安。

  腌制咸鸭蛋是过菖节的重要内容。菖节前,家家户户都要用盐水腌制咸鸭蛋,再用朱砂将咸鸭蛋染红。菖节当天,父母将用红线织成的袋子装满红色咸鸭蛋,让家里小孩将袋子挂在胸前,还要用朱砂或红墨水在小孩眉间点一个红点。

  通城民俗专家吕杏庐介绍,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大人们相信挂红色咸鸭蛋有“滚一滚,又一年”的寓意,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端午当天,亲朋友好友、邻里之间还要相互赠送咸鸭蛋,或八个一提,或十个一袋,以双数为宜,交流情感。

  端午节食用的粽子,都提前扎制妥当,于端午节当天清晨蒸煮。通城人认为端午清晨的泉水可以消灾去病,用来蒸煮粽子香味最浓,存放十余天都不变质。居民们因此习惯争相早起,以图挑到第一担井水,谓之“挽汤”,来勾兑雄黄大蒜,蒸煮粽子。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