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奥巴马的第一轮庄园对话同意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认为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继续和平发展,称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利。他还认为美中双方面临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
这大概是世界史上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领导人最令全人类鼓舞的谈话了。作为中国人,我们能够清楚感受到自己领导人说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真心话。我们不知道奥巴马说的是场面话,或者同样是美利坚民族的真心话。
这就是中美战略互疑带来的折扣。我们总是担心美国的战略意图不像美国领导人表达的那样友善。反过来美国人对中国的政策宣示也有可能将信将疑。
中美关系规模庞大,它既有突出的总体性和战略性,也有丰富而复杂的千头万绪。由于中美大量摩擦都发生在具体面上,并且常常牵动两国舆论很重的情绪,区分两国关系的战略面和具体摩擦面既至关重要,又实际上不那么容易把握。
美国很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其实中方又何尝不是如此。但当美国把对一个具体问题、比如网络摩擦能否解决上升到两国战略关系层面的时候,这就会让人困惑。是有些美国人“装糊涂”,要“吓唬”中国人,以推动一个具体摩擦的解决呢,还是他们真的把具体问题看得高于一切,认为战略太“虚”了呢?
有一个原因或许值得一提。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对战略延续的坚持更容易做到。美国的执政者不断轮换,解决具体问题更加紧迫。因此他们认为中美战略关系必须是“实用的”,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具体好处。
中国政府对“办实事”的热衷一点都不比美国弱,中国改革开放展示了中共解决国家具体问题的能力远高于大多数国家的执政者。对中美之间的具体纷争,如果说中国政府“不重视”或者故意“拖着不办”,是不公正的。中国外事部门恰恰给中国国内舆论留下过于重视“办案”的印象。
问题是美国要求的解决方案中国常常做不到。这当中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的具体要求过于自私,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相抵触,需要中美双方相互妥协,而美国只希望中国单方面让步。二是事情过于复杂,比如知识产权问题、网络攻击问题,美方认为中国政府的一道命令就能解决,这是对中国体制和现实的极大误解。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应是两国从战略思想到具体行为的新梳理和新构筑。由于两国的战略都不是静态的,而是互动、彼此影响的,让两国在接触面和摩擦同时增多时“尽量往好处想”,而不是“往坏的方面想”,的确不容易。
新型大国关系既是政治态度,也是哲学态度。它不仅要促成中美之间的各种“好事”,还需对问题有越来越高的承受力。夫妻之间有时都需“忍让”,做不到完全理解和和谐,更何况两个守成和崛起大国之间。在中美之间强调这一点有重要意义。
中美首先应把“新型大国关系”喊响,经常这样说就是自我提醒和鼓励,我们早已不生活在大国零和博弈的时代。这样的战略感总会影响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的心态,让我们能够就事论事,也更有耐心。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决非两手空空。两国社会有这样的深层愿望,两国各种官方接触管道已很密集,民间交往活跃。中美合作的基础不错,未来的空间难以估量。我们已能隐约感到,虽然中美关系保持合作平稳不易,但出现大逆转其实“更难”。做后一个转向,是要付出逆历史大势的惊天回转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