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6月5日电 (记者 蔡双燕)5日上午,重庆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以纪念重庆“6·5隧道大惨案”。
1941年6月5日,在日军连续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重庆为躲避空袭而进入较场口隧道中的市民因氧气不足发生窒息惨案,最终造成2000余人身亡。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
为纪念“6·5隧道大惨案”不幸遇难的同胞,重庆市政府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自1998年来,每年均在这天拉响防空警报。
在重庆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观音桥,记者看到,有不少市民自发在“6·5隧道大惨案”展板前观看介绍。重庆市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照片记录了当年的景象,照片显示,数名死者层叠在隧道出口的台阶上,有些死者甚至赤身露体。
据重庆市人防办介绍,二战期间,日本从1938年10月4日开始对重庆市区进行了长达5年的轰炸,特别是从1939年1月开始,日机频繁空袭重庆。1941年6月5日傍晚,日机又来空袭,一些市民仓促躲入了新建好的较场口一带的隧道掩体,由于人数太多,隧道的通风照明设备因人为原因未能启用,而隧道出口被人为锁死,导致隧道内氧气很快消耗完毕,里面的人因为缺氧而发生精神错乱,扯掉自己的衣服,最终窒息而死。
惨案发生后,整个景象非常凄惨,死者多为青壮年。有的全家丧生,尸体无人认领。当时的国民政府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营光整理尸体就用了一昼夜,遇难者被卡车拖到朝天门河边,再改用木船装到江北的荒地草草掩埋。
每年6月5日,不少重庆市民及惨案幸存者都会自发赶到大轰炸惨案遗址悼念当年遇难同胞。当年的惨案发生地较场口毗邻解放碑,现在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根据“平战结合”的要求,大隧道所在的区域已被改造扩建为地下车库、地铁通道等,但一座竖立在此处的纪念碑仍在提醒后来人勿忘国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