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5月31日专电(记者 李黔渝)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专家指出,烟草烟雾是室内空气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烟草污染状况不乐观,在室内设置“吸烟区”难防烟草烟雾污染。
“咖啡厅、机场、酒店、餐厅等室内场所设置‘吸烟区’都是无效的,室内空气循环流通,烟草烟雾中含有的有害成分仍会造成空气污染。” 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杨泽红说,烟草烟雾中已知的化学物质有7000多种,其中包括250多钟有害物质,致癌物质近70种,此外,吸烟会导致室内PM2.5浓度严重超标,暴露在吸烟环境中15分钟就会影响人体健康。
据介绍,尽管卫生部在2011年就做出“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人行道上”等规定,而实际上,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吸烟现象严重。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成年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烟民人数据全球之首,有7.4亿人遭受二手烟暴露被动吸烟,暴露率达72.4%。仍有许多公共场所允许吸烟,一些室内公共场所尽管设置“吸烟区”,但事实上几乎是“形同虚设”。
杨泽红说,目前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烟草烟雾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引起公众健康忧虑。减少烟草制品对公众的影响,需继续开展媒体和公众监督等多种形势的督导工作,通过推行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烟,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创造无烟环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