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公布 老地名保留新建筑质朴--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公布 老地名保留新建筑质朴

2013年05月30日19:16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豆市街、花衣街、外咸瓜街……无不承载老上海的文化记忆。今天上午,记者从黄浦区政府获悉,新公布的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显示,保留历史文化遗存,南外滩一带将沿用体现“码头文化”的历史道路街巷名称。

  豆市街,24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从清乾隆年间到民国初期,这里曾经是全国知名的豆类、豆油和豆饼交易市场。

  “花衣”是什么?不是花衣裳,是去了籽的棉花。花衣街曾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

  外咸瓜街,沪上曾经最热闹的海产品交易市场,也曾是福建商会——泉漳会馆的所在地。“咸瓜”又跟海鲜有啥关系?“福建话里,黄鱼叫‘黄瓜鱼’,咸鱼因此被简称为‘咸瓜’。”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参与了南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规划设计,他说,豆市街、花衣街、外咸瓜街……见证了上海航运、贸易发展史,保留老地名,很必要。

  外滩金融集聚带总用地面积为2.6平方公里,新开河路以南为南外滩地区,用地面积为1.6平方公里。南外滩位于黄浦江核心滨水区,历史底蕴丰厚,有垂直滨江、密集分布的历史街巷、仓库、会馆、教堂等近代历史建筑。

  依据规划,老地名得到保留,新建筑一律格调质朴,道路也不会太宽;因为要配得上精致小巧的历史街巷,所有新建筑都采用垂直滨江的行列式、围合式组合布局,“小尺度”的空间肌理,一脉相承。著名的商船会馆也将得到保护利用。200多年前,沪上第一家行业协会组织——商船会馆成立;今后,商船会馆将成为“会馆文化纪念馆”,传承会馆文化。

  “建设南外滩,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原有的城市生活中增加一些新元素。”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说,南外滩全面建成大致要10年,区域形态追求“独特融合”——在老上海的新金融集聚区里,“保留元素”和“新元素”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历史不会在这里断流。(记者 姚丽萍)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