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十单位不再审批非行政许可--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原创稿库

力争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

浙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十单位不再审批非行政许可

2013年05月28日21:01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杭州5月28日电   (记者 袁亚平)10个单位不再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由360天缩短到60天、企业投资项目由300天缩短到55天(不含法定的土地招拍挂时间)、贸易(企业)主体设立由30天缩短到10天的行政审批大提速。这是浙江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

5月27日下午,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龚正代表省人民政府,报告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他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全面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力争把浙江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努力用改革的办法营造优良发展环境,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围绕“简政放权”,全面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目前,浙江省级各单位已全部完成自查清理,其中,省审计厅、省残联、省总工会、省农办等10个单位不再实施非行政许可审批。其余47个省级部门上报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563项,经省审改办严格把关,审核后建议保留省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44项,取消326项,下放53项,转为行政许可40项,减少审批部门7个。现组织专家论证,最终结果将于7月向社会公布。

围绕“联审联办”,探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今年3月,《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后,15个省级部门制订并上报了联合审批实施细则。省发改委印发了《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目录》和《政府投资投资项目省级联合审批60天流程图》。省级联合审批网络平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为联合审批顺利实施提供硬件保障。新制度实施后,政府投资项目省级部门行政审批时间将由360天缩短到60天,审批效率将大幅提升。

围绕“便捷高效”,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贸易(企业)主体设立快速审批和开发区(园区)项目化零为整的前置审批试点。为建立便民、高效的企业投资审批制度,浙江省审改办会同绍兴县研究拟订了企业投资项目便捷高效审批试点方案,涉及省级层面14项放权事宜。义乌市开展实施贸易(企业)主体设立快速审批试点,宁波市杭州湾—中心湖区块、绍兴县滨海工业区、义乌市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等三个开发区(园区)开展实施化零为整的前置审批试点。通过审批方式的创新和全流程的制度设计,浙江省将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由300天缩短到55天(不含土地招拍挂时间),贸易(企业)主体设立由30天缩短到10天的行政审批大提速,为企业和群众创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

在以往的传统审批模式下,审批中介服务机构依靠行政资源实施垄断经营,服务时间长、收费高、质量差,责任不承担。对此,各方面反映比较强烈。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把中介机构改革作为重点和难点问题,着力推进解决。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提出,减少审批前置中介(技术)服务项目,压缩服务时间,降低服务收费。省监察厅牵头对省级部门审批前置中介(技术)服务项目的设置、收费标准和服务时限,及相关中介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约谈18个有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的省直部门主要领导,商定了“减少项目、压缩时间、降低收费”的量化标准。其中,减少前置中介(技术)服务项目19项,缩小适用范围3项;绝大部分保留项都设置了服务提速和降低收费的量化目标,最多的压缩2/3左右的服务时间;收费标准最高下降40—50%。

眼下,在浙江省各市县,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集中审批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审批部门和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比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两集中两到位”(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改革,市级全面完成,县级完成率达到95%以上,既受理又能办理的事项比例达到75%。60%以上的县市实行了项目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市建立了投资项目审批代办中心,绍兴县开展了审批代理服务试点,进一步优化了投资软环境,方便了企业和基层群众办事。(完)

联系本文记者

袁亚平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