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昆明的美,罗崇敏神采飞扬。资料图片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美娟。资料图片
2012年,被称为“奇官”的罗崇敏卸下了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担子,他拒绝了10多个单位的任职邀请,却将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这个职务顶在头上,重要的理由是,当参事弹性大、空间大,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这让关注罗崇敏去向的人,对“参事”开始产生兴趣,而这个曾鲜为人知的职务,也逐渐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目前,云南省正着手将参事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今年4月底,一纸名为《云南省政府参事工作规定》的草案在云南省政府网站上公布,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草案全文18条、2300字,在政府选聘参事条件、参事的职责、待遇等方面都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但实际上,这一草案所针对的人并不多,如云南省级政府参事目前只有49人,他们均由省长聘任,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作待遇,其提出的意见建议政府领导均要作出批示。
该草案的公布,也让参事这个职务本身,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像军师 言官 还是政协委员
《云南省政府参事工作规定(草案)》参事职责第一条:“密切联系社会各界,客观反映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第三条:“对本级人民政府拟作出的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且“参事依法履行职责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不受追究”。
结合其职责,再加上每一个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都由省长聘任,提到他们,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曾经的军师、言官,或者百姓与政府之间的传声筒等。
对此,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年之久的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美娟认为,都有道理,但均不太准确:“如果从正面理解,参事的确起到了这些作用。”但她更希望人们可以从“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这20个字上来认识政府参事。
不过,无论是罗美娟所引用的这20个字,还是工作规定中的参事职责,都会让人想起另一个群体——政协委员。政协委员同样需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需要参政议政。
从常规工作的内容来看,两者之间的相似度也很高。罗美娟介绍:“我们每个月都要进行集中学习,常规工作包括调研、相关活动、列席参加政府组织的各项会议、提交参事建议等等。”同样,人们所熟知的政协委员,也会进行调研、参加会议、上交提案。
参事建议有时候是集体调研的结果;有的来自于自己所研究领域,或者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而政协委员的提案也同样源于基层、日常生活等渠道。参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政协委员平时看到什么问题也都会特别留意。
即便如此,参事室作为一个自共和国成立起就有的常设机构,已有多年历史,且参事人数逐步扩大,云南省在2012年,省政府参事控制数已从30人增加到50人。
党员比例一般不超过40%
罗美娟认为,参事与政协委员之间存在很大不同:“政协委员代表一个界别,参事界别是弱化的,我们不是以界别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在这方面,上文提到的草案中有明确规定:“参事主要从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选聘;参事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党员专家学者中选聘,但比例一般不超过40%。”
也就是说,与政协委员相比,参事并不代表任何一方,他们在作为参事时,应当是不完全站在政府一方,也不会与群众打得火热。
“另外,参事有‘直通车’这个渠道,因为我们是省长聘用,所以可以直接和相关部门及政府领导沟通。参事建议首先要交给参事室,经过既定的渠道转给建议涉及的相关部门及分管的省级领导,且每一个参事建议都会得到领导批复。”
罗美娟介绍,目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由党内人士和党外人士组成,党内人士多为相关厅局将要退休的干部;在党外,则是高校的多一些,如云南大学就共有6名省政府参事,但也不乏医生等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
整体来看,政府参事的职责和特点应是,善于发现较为宏观层面的问题,并冷静、客观、专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和办法。
曾有人认为,省政府参事都是省长聘任,且“参事个人工作经费补助由本级财政保障,其标准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参事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站队行为”。
“如果从待遇上来说,政府给我发的经费相对于我工作收入而言,是非常少的。作为政府参事,更注重的是荣誉感和责任感,而非物质待遇。”
建树颇丰 具有精英特质
虽然在上述草案中,对参事门槛定得很低,只要求:“熟悉本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等方面。但事实是,目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大都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如罗美娟就在货币经济理论、证券市场理论、产业经济学财税理论等方面建树颇丰。而参事的精英特质,往往使他们的建议更加理性、专业,关注的重点也常集中在宏观层面。
如在去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杨先明、罗美娟提交的一份关于保持云南经济增长势头的对策建议中,就将关注的重点之一放在了投资上,认为“云南投资率快速上升相伴随的是投资效率的大幅下降”,并指出:“依靠对重大、重点项目的大规模投资固然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从中期来看,如若将‘稳增长’演变为‘扩投资’,在云南‘高投资、低效率’的情况下,必然会加剧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因此,后期云南的政策重点应将‘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核心,在‘稳投资’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投资效率的提高与投资结构的优化。”
在以投资为主要增长动力的中西部、包括云南地区,上述建议的确可称之为一脚刹车,其观点也引起了政府多个部门的关注。据罗美娟介绍,在形成参事建议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分组工作,各组根据组员专业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侧重点。如罗美娟所在的组就是对经济形势进行判断。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国际关系、环境、文化及相关社会问题方面的组别。
关注具体问题而非发展方向
在工作中,参事善于在宏观方面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罗美娟本身很注重建言献策中的“献策”:“参事建议一般都关注很具体的问题,并给出对策。”找到问题,并要提供解决途径,形成建议,是大部分政府参事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去年的参事建议中,她曾关注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问题。“我们发现小贷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政策不到位,这样的不到位到底在哪?哪些政策是有操作空间的,应当怎么做?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罗美娟就针对小贷公司融资困难问题提出:“允许小额贷款公司以‘优先股’的方式,在《公司法》规定的范围募集资本,扩充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并对经营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其融资规模达到注册资本的100%。”
“虽然在调研中,我们需要与一些企业、个人进行沟通,但我们并不为他们或者某个群体说话,关注的重点在于云南省的发展。”在参事建议中,罗美娟关注更多的是,云南省经济已经发生的、或者预测将会发生的问题,并给出政府可行的解决办法。“我们关注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在发展方向上所提的建议比较少。那应该是国务院参事的事情。”
就工作量而言,罗美娟介绍,参事的日常工作每个月都有,也有固定参加活动、调研的时间。“像我曾在3月份参加了8天的调研,今年的7到8月还将有一次调研,每次调研时间都在五六天左右,再加上调研完成后和平时的参事建议研究,虽然具体的时间无法量化,但为此花费的时间并不少。”
在参事工作评价方面,将由参事工作机构(参事室)负责对参事履行职责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向参事和参事的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及有关部门通报。在2010年,云南省参事室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履职考核暂行办法》,其中对考核机构和方式、考核内容和等次、考核程序和考核使用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另外,云南省参事室还将督促检查政府领导对参事建议批示的落实情况,并向负责办理参事建议的有关单位书面查询办理情况。
对于究竟应否扩大这一个群体规模的问题,罗美娟认为:“还是要看政府的需求如何。”(记者 赵航)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