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正在德国进行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位于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会议旧址切齐琳宫。
切齐琳宫掩映在一片青翠当中,赭墙红瓦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庭院,素雅庄重。切齐琳宫始建于1914年,以末代德国君主威廉二世的王储妃切齐琳公主的名字命名。
李克强详细听取了波茨坦会议有关情况的介绍,并仔细观看了《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珍版复印件。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在切齐琳宫举行会议,商讨二战战后秩序。随后,三国外长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确认了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开罗宣言》。
历史的浮萍掩不住那段叱咤的风云,静谧的背后是被定格的永恒瞬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的大厅里,开会的大圆桌依然按原样摆放,墙上陈列的历史照片记录着当年那场永载历史的会议场景。李克强驻足观看,并陷入沉思。
参观结束后,李克强来到庭院当中,冒着小雨向在场记者发表讲话。李克强说,波茨坦会议旧址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这里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向法西斯势力升起正义的旗帜。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法西斯势力发出了最后通牒。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李克强坚定地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我要特别强调,《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用几千万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也是二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
历史是客观存在,也是一面镜子,中国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任何否认或企图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历史的言行,不仅中国人民不能答应,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都不能接受。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二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正是因为有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人民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中德两国人民都热爱和平,支持中德友好、中欧友好。我们愿与德方、欧方一道,继续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李克强最后表示。
没有正视历史的勇气,就没有开创未来的底气。李克强的话,赢得在场人士的肯定。德国一家报纸的记者表示,他也很赞同李克强的话。德国在历史上曾经犯过错,战后不断向犹太人道歉,并多次表示德国已从历史中总结和吸取了教训,这样才能获得宽容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