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场关于电影“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方向的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教授、研究员,就中国电影如何抗衡好莱坞、实现中国电影梦展开了讨论。
面对国产电影票房的持续井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饶曙光认为,大家都在通过电影票房来评价中国电影,但实际上,应该建立多维度的科学评价体系,虽然票房高,“但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有多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表示,虽然今年多项国产片票房纪录被不断刷新,但所谓的电影“黄金时代”实际上更应该引起我们冷静的忧思。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对电影如何实现“中国梦”提出了四点对策:一是把中国文化的精髓注入电影,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二是中国电影要加强传播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宣传和品牌建设方面。三是中国的电影现在大量合拍,但是合拍片应该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在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之中寻找它的平衡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贾磊磊说:“‘中国梦’的表达除了对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的表述之外,应当考虑文化消费者的需求。”他表示,政治上的元素很容易表现,但对于观众想要的励志元素,国产电影显然还没把握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坦言:“我们还找不到像好莱坞一样的方式把我们的‘中国梦’用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出一种主流的观念和主流的电影,这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实践。”他强调,“中国梦”元素的表达,很容易变成新的主旋律电影的一种模式,“这是值得深思的”。(于 帆)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