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5月20日电(记者刘怀丕) 作为当年公务接待的一条标准,“四菜一汤”如今屡屡被基层干部群众所提及。许多人谈到,缺乏刚性细则和可操作性导致了其标准逐渐走样。
不可否认,缺乏刚性细则和可操作性,基层干部不知如何执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务接待标准走样。然而,这只不过是表层原因,公务接待中大吃大喝等浪费现象严重,暴露的深层矛盾是公务接待费用不公开、透明。
中国这么广阔,各地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传统差别很大,刚性细则要制定到多细才是个头,这首先是个问题。其次,就算制定出了足够细的细则,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违规分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能力是无穷的,这足够细的细则能否被执行令人疑虑。“四菜一汤”规定出台,出现了大盘套着小盘上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个难点之所在。再者,刚性细则即便执行了,但大吃大喝已成风气,一时难以扭转,如此事无巨细地执行,谁来监督,如何监督,监督成本多高,又是一个问题。
治本就要从源头着手。之所以出现公务接待浪费是因为浪费了公款不用明确交代。执行公务接待消费公开,完善了公开制度,每笔钱怎么花的,花了多少都必须公开,公务接待浪费才会无所遁形。
在当下,花纳税人的钱,必须做出说明。政府运行要开销,只要开销的资金被公众认可,花得再多也不算浪费;不明不白地用,哪怕只一丁点,公众也不接受。
制定刚性细则,只能算是给公务接待消费提供了一个日常参考标准。要想根治公务接待浪费,最终还得靠公开与透明。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