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强化公务消费的监督和惩戒机制--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时事观察

《瞭望》新闻周刊:强化公务消费的监督和惩戒机制

2013年05月18日20:2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记者对300余名基层干部发放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39%的党政干部认为“出现公款违规消费最大的原因”在于“监管不严、处罚不力”。基层干部和专家指出,下一步推进公务接待厉行节约,宜切实加强监督和惩戒的机制建设。

一是重视对党政机关主要领导的监督,相关制度规范宜避免“禁小不禁大、禁低不禁高”。江苏无锡市副市长赵志新认为,党的约束性纪律和制度的建立执行,最根本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其违反规定要得到比普通党员和群众更为严厉的惩罚。另外,只有单位一把手重视了,基层才会重视,反对浪费的制度才会得以执行。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公务接待违规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建议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将地区或单位“三公”消费作为年度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比如规定,任期内“三公”消费超标的地区或单位领导不得升迁。

二是要有牵头部门,并整合监督职能,形成监督合力。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顾六宝认为,应完善公务接待厉行节约的监督体系,对于如何鼓励公众监督、受理举报信息、及时展开审查、公布调查结果等,应权责明确的职能部门承担,同时应有牵头部门,比如纪检监察机关等。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浙江温州市纪委书记陈晓明认为,要抓监督,财政、审计、纪委、机关事务管理局、接待办等部门应联合作战,分别从财务管理、财务审计、党员干部监督等方面形成合力。

三是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化监督。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说,当前要调动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对公务消费进行监督的积极性。日本从1994年起,陆续建立了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使得日本公款吃喝的现象很少。

四是加强惩戒力度,放大警示作用。社会各界认为,当前不少地区将公款大吃大喝定性为职业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或者党风政风问题,对公务接待违规违纪的处罚难有惩戒实效,“打击不力”反倒助长了公款吃喝风。陕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郭永平说:“抓住了光批评、光做检查没有用,关键是要处理,抓一批反面典型,震慑效果就出来了。”□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分享到:
(责编:杨铁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