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上月28号,北京市启动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目标是违建零增长,还计划在3个月内,重点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建,已排查出140万平方米。截止今天,该项行动已经进行了整整一个月。
一面是大张旗鼓地拆违建,另一方面,记者也发现,有些疑似违法的建筑存在了很多年,居民也投诉、举报了很多年,却迟迟得不到解决。这是怎么回事呢?
住宅楼顶被加盖成黑旅馆 居民担心成安全隐患
老杨是北京市紫东苑小区的一名业主。他所在的小区位置好,就建在东三环旁边,共有三栋小高层,都在二十层以上,2001年起相继建成。原本住的舒舒坦坦的老杨从2005年开始有了心病。他眼看着小区三栋楼楼顶的逃生平台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临时建筑,有些是活动板房,有些是阳光房,它们都以低廉的价格对外出租。
最为夸张的是,在一号楼楼顶一千多平米的面积被加盖了两层,装修成了旅馆,上百人入住。老杨和周围的邻居为此忧心忡忡。
居民1:拿钢铁建起来的,我这个楼负重都成了问题。
居民2:逃生平台被占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消防和承重,据紫东苑小区业委会秘书林刚介绍,板房出现了,避雷针也不见了。上百人每日进进出出,居民们纷纷抱怨太吵,还有人反映暖气不热,通风变差。
为了了解情况,记者借口找房子,进入旅馆查看。旅馆被隔成了很多间,随处可见支起的床铺。住在里面的住户告诉记者,一间房最多住九人。
记者:是按人算,还是按床位算?
旅馆住户:按床铺租。
记者:一个床铺多少钱一个月?
旅馆住户:不一样,有二人间、六人间、九人间。二人间一月800元吧。
旅店老板的态度也很奇怪,租房前先问介绍人是谁。见记者回答不出,便改口说,这是单位宿舍,不对外出租。
居民投诉无果 北京朝阳四部门互推责任
这些后来的建筑到底是谁建的呢?因为开发商注销了公司,小区又换了物业,所以业主们没有调查清楚。但楼顶上加建旅馆,老杨他们认为这是违法建筑,也先后向城管大队、街道办事处、消防等部门反映过情况,但至今没有结果。
反映了这么多年,老杨他们心中有一个疑问:违法建筑到底是哪个政府部门来认定?又是哪个部门来拆除
记者也以紫东苑小区业主的身份先到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办事处询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违法建筑由街道办城建科认定。
街道:违法建筑认定是在城建科,拆除是在城管队,我只能告诉你这个。
随后,记者又上楼,找到了城建科的办公室,城建科的两位工作人员给出的答案却完全不一样。
城建科:那个建委负责的,我们得向其上报。他来确定属不属于拆改承重墙,属不属于私建违建……
记者:那确定完之后呢?
城建科:我们就不管了,如果确定了,那就是城管队去管了。
按照城建科的说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城管大队两家单位可以完成违法建筑的认定和拆除。可记者找到建委的工作人员时,他们又给记者泼了冷水。
建委:楼顶上的事儿我们不管。我们就是一楼二楼,你把承重结构打了,开商业什么的,我们才要去管管。
这位工作人员给记者指了一条道,找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应该是“规委认定,城管拆除”。记者电话询问朝阳区规划委员会,规委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是城管执法程序的一部分,违法建筑查处主体是城管。
规划委员会:这属于私搭乱建,这种情况,查处主体应该是城管。他们执法过程中需要我们出具认定函。这是城管执法的一个环节。几年来,都是他们来找我们的。
记者:那我们居民可以邀请你们来认定一下吗?
规划委员会:不可以。这是部门之间的。
最后,记者来到城管大队,城管工作人员坦言,执法人员曾多次调查紫东苑小区楼顶的旅馆,可无奈的是,他们证明不了这是违法建筑、违法建了多少平米等问题,只有规划委员会才能认定。
城管:这个规划是怎么来做的,北京市规委来认定,来给我发函,我们才能确认,这是违法建设,再按照有关城管调查程序进行调查处理,然后上报朝阳市人民政府,由朝阳市政府批准,或者强拆,或者说法院来判定。
违建认定拆除步伐蹒跚 居民举报后只剩等待
问了一圈,记者还是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在规划委员会网站上,近十分之一的违建举报信都描写了与记者类似的困惑:投诉无门。
根据2011年4月1日起实行的《北京市禁止违法建筑的若干规定》,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建筑有具体的分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查处“有许可证、但没有按照许可证内容施工的”建设工程,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则负责查处无证建筑。
那有证无证搞不清楚,我们应该向谁举报?谁来负责呢?根据上述规定,首先接到举报的行政机构为首查责任机关,不属于其管辖的,应在2个工作日之内将案件材料送到负有查处职责的机关。也就是说,居民无论向谁举报。对方都应该负责到底。但事实却是,投诉举报的结果只有等待。
街道办城建科:这我给你问问,很快的。
规划:大概需要一周。
街道办:15天内给答复。
城管:这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一个违建,四年等待,依旧无果。不得不说的是,违建不拆,安全隐患就消除不了。两年前,大兴区旧宫镇违建着火,夺去了18人的生命;去年,朝阳区十八里店违建楼房坍塌,造成4死6伤。血的教训还在眼前,违建认定和拆除的步伐却仍蹒跚,今后怎么做?值得认真思量。(记者 栾红 实习记者 刘彬涣)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