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谈中央预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审计署做得最好--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原创稿库

叶青谈中央预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审计署做得最好

2013年04月19日14:31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手机看新闻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原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4月19日电 中央80余部门昨日公布了2013年预算和三公经费,引起各界热议。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原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的预算公布有明显进步,其中审计署公开的“三公经费”清楚细致,值得学习。各部门的预算还有进一步细化、透明的空间,建议继续推进公车改革将进一步大规模压缩“三公经费”。

进步很大 时间提前指标细化

叶青认为,今年的预算公开与往年相比进步很大,首先是提前了发布时间,并且同时公布了预算和“三公经费”,便于社会对对预算情况进行比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此事。其此,细化了指标并对其进行了更清楚的说明。比如财政部在预算报告里提供了名词解释,例如对每条内容的类、款、项属性加以说明,使普通人也能看明白预算报告的内容。从数据的内容上,让群众切实看到了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有所削减,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公经费”公开审计署做得最好

叶青认为,“三公经费”这块审计署做得最好,值得所有部门学习。审计署的报告对“三公经费”的每个部分都有详细说明,如列出公务出国的团组、人次、领导级别、是否带翻译等具体内容,对公车费用的具体构成、平均每辆车的运行维护费用进行了说明,甚至对2012年平均每辆公车维护成本上涨了1100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细致的费用明细使得公众更容易了解预算过程,增加了部门的公信力。

呼吁部门预算的进一步细化

中央部门预算报告规定可以细到“项”,但叶青认为,预算到“项”还不够,还可以进一步细到“目”。在公车一事上,如果能够公布有多少辆车、车的款型、多少司机等,就可以算出人均、车均的具体费用,将有利于增强预算的信服度。

关于公车改革的两个关键问题

叶青长期关注公车改革,并在湖北省统计局率先推动“叶氏车改”,为国家每年节省出约8万元费用。叶青表示,车改有两个问题比较关键,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清楚界定“什么是公车”。例如广州规定 “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公车纳入管理,这可能是个小口径的说法,还有更大的口径,目前不统一。叶青认为,凡是用财政经费支付与车辆相关的费用的,都应该被纳入公车的范畴;因而实际的公车数量将远远大于目前公布的数量。只有统一了公车的口径,才能加强管理。第二个问题是司机的费用如何统计。如审计署所公布的“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11万元”应该未包括司机的薪酬,若加上司机的成本,每辆公车一年的运行成本将达到1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如果都想办法节省公车的费用,全国的“三公经费”将省下来多少?!

预算和“三公经费”的公开之后,全社会反映了很多问题,叶青总结,希望进一步增加预算数据的详细程度,毕竟越真实越能够推动改革。(干咏昕)

    叶青简介:

    叶青,男,汉族,福建建阳人,1962年3月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民进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金系毕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教授。曾先后担任中南财经大学外国财税教研室副主任,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副主席(兼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4月起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分享到:
(责编:盛卉、仝宗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