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岛4月15日电(记者吴登峰)为期6天的“卫勤使命—2013”海上医疗救护演习15日在黄海某海域圆满结束。这是中国军队运用医院船、救护艇、救护直升机等新型海上医疗救护平台,融入地方卫生动员力量,首次开展的军地联合海上医疗救护演习。
演习由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海军和济南军区卫生部门联合实施,军队卫勤分队和湖南、湖北、安徽、厦门等三省一市地方动员卫勤力量联合参加。
演习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突出“实战化、信息化、模块化、标准化”训练,重点演练了海上卫勤指挥与协同、海上批量伤病员分级和时效救治、海上卫勤信息系统战时运用等课目。
15日的演习以海上防卫作战落水伤员批量救治与后送为背景,围绕医疗救护平台组织与展开、海上立体搜救、输送及紧急撤离以及海上医疗救援远程会诊等训练课目有序展开。
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空中和海面的多支机动医疗救护力量及时前出、衔接有序,为抢救“伤员”赢得了最佳时机;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各战位忙而不乱,海军总医院专家指导医疗队员操作“单兵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和“海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伤病员”实施初诊和快速分检,实现了“伤病员”救治信息的“无缝链接”,并为海上标准化救治流程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撑。
演习指导组组长李云波说:“这次演习是对全员、全装、全过程、多要素军地卫勤力量海上医疗救护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通过演习进一步强化了参训人员的危机意识、战备意识和临战意识,提高了军地卫勤力量海上环境适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伤救治能力和军地协同保障能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