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一行今天到东莞莞调研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情况。张茅表示,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成效显著,为全国的改革创造了有益的经验。
早在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东莞启动商改试点。东莞将涉及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项目的相关审批事项,从改革前的188项压减到改革后的109项,减幅达42%。前置审批仅保留28项涉及主体资格的审批,涉及经营项目的81项审批全部改为后置。群众开办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从“先办证后发照”变为“先发照后办证”。因此,东莞也成为全国涉及市场主体和经营资格审批事项最少的地级市。
记者获悉,东莞在压减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经营场所限制等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目前,各部门审批时限缩减幅度超过20%的部门占部门总数的59%,全市基本实现了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等候不超过1小时,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改革自去年12月全市启动以来,截止今年3月底,东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0595户,同比增长40.88%。1-2月,全市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协议利用内资金额、税收总额、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21.93亿元均出现明显增长。同时,安全生产事故下降,一季度全市各类消防(火灾)事故359宗,同比下降29.2%。
东莞市常务副市长梁国英表示,审批做了减法,监管就要做乘法。东莞商改的协同监管正全力推进“三链合一”,即实现数据链、监管链和责任链的统一。
所谓“数据链”,主要是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依托,构建信息上传推送、提取、分发、现场核查、检查信息反馈、交叉比对的数据链。通过数据链的汇集推送,将需办理经营项目许可的市场主体信息及时发布给后续监管部门;“监管链”是要求各后续监管部门全程参与信息推送,并自动生成或依规上传相关工作数据;“责任链”则是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督查考核,重点考察各后续监管部门信息上传推送等系列工作响应速度是否及时、现场核查的跟进情况是否到位、交叉比对的复核情况是否遗漏等等。
梁国英表示,东莞商改实践证明,大数据支撑了大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决不仅是登记环节的改革,更已延伸为整个监管机制的重构。只有依托海量、动态、关联的大数据,才能确保放而不乱,实现监管机制的有序重构。
张茅表示,商事登记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他希望东莞要在目前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扩大试点,完善监管。对商事主体的监管比较复杂,矛盾较多,综合性强,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改革破解难题。(记者 李映民 周霞)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