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1日10:1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在十八大闭幕6天后,李克强就主持召开改革座谈会,突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而在就任总理后的首次基层调研中,他仿佛为民众翘首以盼的新一轮改革找到了一条明晰的通道——进一步扩大开放。
李克强说:“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就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改革来扩大开放,让跨国公司的亚太地区总部能向中国地区转移,这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
他指出:“中国的服务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要发展服务业,还要用开放来倒逼。”
他强调:“中国不能害怕开放,要一步步向前。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实验这件事,要用开放促进改革。”
同样在座谈会现场其他几位代表也在期待综合保税区的进一步开放。上海畅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裁徐峰精打细算地跟记者分析:开放的自由贸易区是个引子,能够拉动其他消费,带活整个上海、整个中国的经济;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严锦顺则评价说,这对上海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对全国的未来发展也很会带来示范效应。
在王新奎看来,在28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上孕育的这场新一轮开放,不仅可能为其他沿海省份的转型提供经验,在国有企业改革、审批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等方面,都会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推动。
他说:“开放最后留下的,不是一片楼、一座城,而是一种体制的力量。”
这位66岁的老人期待政府能用当年的勇气和信心来推动新一轮的开放——就像30年前的蛇口一样。事实上,最初仅有两平方公里的蛇口不仅在开放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它也像是一个小小的支点,撬动了中国持续30年的改革和高速发展。
在上海的座谈会上,李克强也提醒与会者,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就是由四个经济特区的沿海开放带动的。
他说:“现在看来,用开放促进改革,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红利。”(付雁南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