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卫敏丽、崔静)28日在京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面临无专门规划预算、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困难等突出问题。尽管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开展了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但全国总体上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城市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导致城市公墓需求紧张。绿皮书说,城镇公益性公墓的稀缺,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例如,城市经营性公墓垄断了城市公墓市场,公墓价格虚高,城镇居民选择余地少,使得殡葬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影响了社会和谐。建设可持续型城镇公益性公墓,对维护群众基本殡葬权益,满足城镇居民基本殡葬需求、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为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绿皮书提出四项建议: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明确城镇公益性公墓的定位、审批、建设方向、建设标准、执法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加大财政投入,将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纳入到财政预算支持科目并逐年加大投入,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
——倡导殡葬新观念,逐步提高节地的葬式比例。
——通过强化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城镇公益性公墓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公墓公共服务能力。
殡葬绿皮书由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