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访白玛曲珍、扎西央金--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访白玛曲珍、扎西央金

2013年03月13日21:2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黎华玲、桂涛)在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年度例会期间,一名来自墨脱的代表成为记者们关注的人物之一。她就是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门巴族代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白玛曲珍。

  白玛曲珍的家乡墨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由于交通不便,被世人称为“高原孤岛”。生活在西藏东南部墨脱县、错那县等地的门巴族,有8000多人,属人口较少民族。

  由于交通不便,墨脱经济发展较慢。这次,白玛曲珍带着墨脱百姓渴望发展交通的愿望来到北京。“作为人口较少的门巴族,能够有机会参加全国两会,感受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心。”白玛曲珍说。

  为了体现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民族平等的原则,中国法律规定少数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参照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区、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同门巴族一样,仅有3000余人的珞巴族也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参与决定国家大事和本民族事务,平等履职。

  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珞巴族代表、西藏山南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的扎西央金最关心的是珞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珞巴族人主要聚居在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的米林县和墨脱县等地,山南地区也有少数分布,以农业和狩猎为生。“珞巴”是藏语中“南方人”的意思,约3000人左右,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历史及文化仅靠民间艺人口头传承。如今,能够完整演唱珞巴族史诗《斯金金巴巴娜达萌》《阿巴达尼》《金岗岗日》的民间老艺人们不断去世,珞巴族的祭调音乐、祭祀舞等舞蹈,甚至一些民间神话传说的传承都面临着危机。扎西央金建议相关部门对珞巴文化进行拍摄录制。

  扎西央金表示,年青一代的珞巴人已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现在,斗玉珞巴民族乡每周都开设珞巴语言课,“不论民族,不论年龄,都会来上课,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珞巴文化消失。”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说明各民族平等享有民主权利。”扎西央金说。

  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有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此次全国两会,共有17名全国人大代表来自西藏,这其中包括14名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代表。

  扎西央金认为,西藏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实现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掌握了管理西藏社会、主宰自己命运的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成为西藏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