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朱薇、韩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涂建华提交建议,呼吁关注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建设,公立、民营医院两轮并进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必须消除对民营医院‘血统歧视’!”涂建华代表快人快语。他说,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存在体系内外的思维惯性,这种根深蒂固的“成分界定”“血统界定”,形成对民营医疗的全盘歧视与不信任,形成公立医院牢固的垄断格局。
涂建华展示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90%以上的民营医院资产规模不到500万元,多数省份民营医院的住院床位在省内医院占比不足4%,诊疗人次、住院人次在全国医疗机构占比分别仅为2.7%、2.5%。日常运行多为中小规模的专科,兼有少量的“大专科带小综合”,而具有三级医院资质的民营医院更是凤毛麟角。
“由于机制和环境的不公平,抑制了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涂建华代表说,对比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依然在行政审批、税负、医保政策安排、科研项目支持、医院资质评定、医务人员职称评定、专业人才培训和引进等许多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这种不利于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协调发展的环境与格局必须予以破除。
涂建华代表认为,老百姓对提升公共医卫服务综合品质的期待强烈,在公共医卫优质服务资源严重紧缺情况下,应形成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两轮并进、互为补充、互为竞争、协调发展的运行格局,提升公共医卫服务软实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