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市妇联供图
19年来,周娟全身心地扑在她热爱的教育岗位上。在任教的第14年,她因坚持上课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不可逆性耳聋。
听力越来越差,她却从未想过放弃。从普通学校转岗至特殊教育学校,她带上助听器、开始学手语,继续上课。
从三尺讲台上,收获幸福
1994年,18岁的周娟当上了梁平县明达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孩子,每天天不亮就打着手电筒出门,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
“他们的明天就握在我手里,我这个老师如果不认真讲课,怎么对得起台下那一双双眼睛?”周娟渐渐对教师工作倾入感情。她暗暗记住班里80多个学生的生日,自己掏钱给学生买生日礼物;设立“我和老师讲悄悄话”小信箱,尝试着和学生做朋友……
令周娟感动的是,她的付出,学生们从不吝于回报。
放学了,周娟走到校门口,总有学生笑嘻嘻地追上来,挽住她的手,就为了和她说一句“周老师明天见”;还有不少学生,主动改口,亲切地喊她“周妈妈”。
“我从这些细节里,收获了太多幸福。”周娟说。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