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再次被“颠覆” 电影“西游”成单日“票房王”--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古典小说再次被“颠覆” 电影“西游”成单日“票房王”

2013年02月21日16:0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新华网上海2月21日电(记者许晓青、姬少亭、万一)继1个月前小成本喜剧电影《泰囧》席卷12亿元人民币票房后,另一部改编自中国古代经典小说《西游记》的电影《西游降魔篇》以1.22亿元成为史上单日“票房王”。

  中国商业电影的票房纪录在不到三个月内被两度刷新,在中国,单日票房纪录此前由好莱坞的《变形金刚3》保持。

  当电影制片人和发行商盘算他们的收益时,更多观众怀恋的是这部电影故事背后的集体记忆。

  《西游降魔篇》拥有一个为中国和西方都熟悉的主人公——“猴王”孙悟空。500多年前中国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这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唐僧与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有趣的是,在过去不到100年间,这部名著被不同时代的人改编,“西游”变成了京剧、动画片、连环画、电视剧、电影、话剧等。

  在新版“西游”电影热映的同时,同名小说也摆上了书架。将电影改编成书的作者曾雨就曾以“今何在”这一笔名颠覆过一代人对于《西游记》的认识。

  2000年,尚在大学读书的今何在,在网络社区里连载一部名叫《悟空传》的小说。他在撰写小说时,受到了周星驰主演的中国香港电影《大话西游》的影响。

  “《大话西游》对《悟空传》的影响是,让我明白了理解原著不是拘泥于原著的表面。西游是个很深的故事,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打妖怪成佛的故事才是曲解。西游其实是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不同,每个人对西游的理解也不同。”今何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而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几乎被笼罩在《大话西游》和《悟空传》的“光环”之下,很多已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走进影院,希望重温旧梦,与此同时更年轻的一代人也对“颠覆经典”的文艺作品十分痴迷。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故事人物和结构最具开放性的一部,西游故事历史悠久,吴承恩的《西游记》是集大成者,但它既不是开端,也不是终结。“神话的体裁、鲜明的人物原型以及喜剧的基础,都适合改编创作。”

  张颐武说,中国人对于《西游记》的人性化再创作,是社会多元思潮的产物,今后或将有更多精彩作品出现。

  今何在的下一个梦想是筹拍他自己的《西游记》。他说:“希望有一天,西方人看《悟空传》、《西游降魔篇》时,就好像我们看‘超人’或‘蝙蝠侠’的各种版本一样。”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