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很多都沦为临时工,没活干才来当。” 昨日,在省人大广州团的分组会议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罗少雄称,我国的陪审员是让非专业训练的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来做临时法官,而美国是把裁判的权力完全让渡给组织,法官只是引导程序。“我建议人大可以提议建立陪审团制度,让公众介入审判。”
罗少雄说,目前法院面临两个压力,一是在精细化的管理中案多人少压力大; 二是舆论对法官压力很大,判决书出来后谁都可以质疑,又没有公众介入案中传递信息,造成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怀疑。“有的做了多少年的法官都不愿意到一线,宁可退居二线做行政性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让公众介入,设置人民陪审员非常重要。可是,现在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不少都沦为了“临时工”。“很多时候人民陪审员没有人愿意做,”他认为,很多时候基层就是如此,没活干的人才安排他过来当人民陪审员,相当于给司法队伍“充数”。
他说,在我国陪审员是让一帮非专业训练的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来做临时法官,而美国是把裁判的权力完全让渡给组织,法官只是引导程序。
罗少雄说,人民陪审员可以作为临时法官,和其他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左右案件的判定结果,可现在人民陪审员成为“临时工”之后,重担又落在法官头上,而且不能让公众知道情况。“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制度,无论是人民代表来当 ,还是其他代表来当,设置陪审员制度,进来听庭之后,作为观察员的角色,出去之后把案情向社会告知。” (记者 梁健敏 朱小勇 吴瑕 魏徽徽)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