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月16日讯 在阿木尔林业局有一处全区拥有品种最多、栽植面积最大的人工蓝莓种植基地——蓝莓园,园内2000多平方米的连栋智能化温室大棚栽植的高丛蓝莓苗、矮丛蓝莓苗及人工扦插的蓝莓苗有几百万株,仅引进驯化种植的人工蓝莓就有20多个品种。
蓝莓园的主人名叫田福和,是加快林区蓝莓产业发展的功臣。几年来,他在地区科协组织的科技指导员的帮扶下,成为蓝莓种植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
阿木尔蓝莓园是地区科协开展全民创业致富科技帮扶活动的成功事例。
早在2007年,为促进家庭致富工程和林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地区科协组织畜牧局、地区农林科学院等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联合组织开展了科技帮扶活动,并选派地县两级科技指导员,直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与被帮扶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以提供技术服务、推广科技成果、建立科普示范基地。近两年,为全面贯彻地区全民创业致富工程、《千名专家下基层行动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他们又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技帮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切实提高助推林下资源发展服务意识,加速了蓝莓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促进了大兴安岭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科技指导员的帮扶下,目前,大兴安岭人工种植的蓝莓达到1.2万亩,塔河、加区、新林、十八站等地相继建起了蓝莓基地;蓝莓生产加工企业已达20多家;产品从原始的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形成蓝莓饮料、花青素提取物、软胶囊、口服液等十大类140多种蓝莓产品。
从野生小浆果到人工栽培,再到精深加工,并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大产业,这里面渗透着地区科协组织的科技指导员的辛勤汗水。
蓝莓种苗繁育是蓝莓种植的基础,也是关键之一,它对温度、光照、土壤的酸碱度都有很精准的要求。
为此,全民创业致富科技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地区科协组织的科技指导员积极开展蓝莓技术培训,推广蓝莓种植经营技术。他们先后深入到塔河、新林、十八站、阿木尔、农工商公司等地蓝莓人工种植基地现场进行指导和改良实验,促进了蓝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尽快普及推广蓝莓种植经营技术,他们经常深入县区局举办蓝莓培训讲座,发放有关资料,并现场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反响很好。仅2012年,他们就在阿木尔、塔河、呼玛、新林等地开展蓝莓栽培经营技术6次,共计培训种植户和技术人员483人次。还先后组织区内外有关专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推广蓝莓种植经营技术,进行现场技术指导11次。他们最初的帮扶对象——阿木尔林业局蓝莓基地,如今已成为举办全区蓝莓现场会的最重要参观场地之一,以前被帮扶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莓专家。
近几年,大兴安岭的蓝莓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北极冰、林格贝、超越等企业领跑我区蓝莓加工产业,为蓝莓科技研发和产品出口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大兴安岭的蓝莓加工企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
发展蓝莓产业,关键要靠科技和工艺。
基于这样的认识,地区科协在科技帮扶活动中,积极为校院和企业牵线搭桥,提高大兴安岭蓝莓科技研发水平。在他们的积极工作下,大兴安岭企事业单位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合作,提高了研发人员水平,培育了蓝莓研发团队和学科团队。仅2012年就先后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来我区开展蓝莓学术交流4次,大兴安岭蓝莓专家先后参与国家蓝莓学术会议3次,拓宽了蓝莓的研发渠道。
发展蓝莓产业,没有项目和充裕的资金支撑显然是不够的。
针对大兴安岭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国家、省有关科技政策研究不深、信息了解不畅等问题,地区科协通过科技帮扶活动,增强服务意识,先后帮助农林科学院、塔河县、漠河县、阿木尔林业局、林格贝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组织设计撰写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省科技厅蓝莓科技项目和蓝莓富民强县项目8项,目前已有6项获得批复。同时,他们帮助大兴安岭相关部门向上争取蓝莓科研经费共计777万元。其中,国家支撑项目两个子课题分别为400万元和135万元;塔河和漠河县富民强县项目分别为149万元和10万元;国家林业局948项目60万元;国家林业局攻关项目子课题23万元,推动了蓝莓产业的顺利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今在地区科协、地区农林科学院等部门的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大兴安岭已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蓝莓生产加工基地,开发出的蓝莓冰酒、饮料、果干、软胶囊、口服液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曲晶升)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