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孤儿别成了应激性反应--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救助孤儿别成了应激性反应

2013年01月16日07: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被父母遗弃、被社会遗忘的生命,这些天突然成了“香饽饽”。一名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想要“借十几个”孤儿,另一位民政局局长连夜追着他们跑了380多公里。

  一切源于民政部2013年1月6日下发的文件。为防止兰考7名遇难孤儿火灾事故的再度发生,民政部要求各地在1个月时间内,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不具备养育条件和安全保障的个人和民办机构,要“抓紧将孤儿接收并集中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

  一场全国范围的“收编”行动就像应激反应一样开始。这让一些地方干部犯了难。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一位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被逼上了城外的紫峰山,因为他们“向上级汇报是有(福利机构)的,但实际是没有的”。

  紫峰山上的寺里有个老和尚收养了31名孤儿。工作人员笑嘻嘻地对师傅说:“明天省里下来检查,想麻烦您,来这里借十来个,应付给领导看一下。”

  后来,当地民政局领导解释,工作人员的表述有误,他们其实是去“接孤儿”,不是“借孤儿”,要是直接说寺院非法收养,会遭到对方抵触。

  榕城民政局成了网上的众矢之的,兄弟单位广东省普宁市民政局的日子也不好过。几天前,当地民政官员为了4个孤儿“夜奔”广州。

  普宁市民政局局长追逐的,是带孩子去广州医院看病的张菲。这个年过六旬的孤寡女人在当地被称为“拾荒妈妈”,20多年来收养弃婴30多名。民政局曾将她的故事作为事迹上报,现在又说这是非法收养,劝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老和尚和拾荒妈妈都拒绝了民政局的要求。可类似的“收编”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这些曾被遗弃的孩子,一夜之间却突然成为最受关注、最为热门的争取对象。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