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供暖需仔细算账 最佳路径是因地制宜【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南方供暖需仔细算账 最佳路径是因地制宜【2】

2013年01月12日13:5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集中供暖的经济账

  按照支出计算,北方的取暖费用并不便宜。北京市民周先生表示,按照一季30元/平方米的最高标准计算,其130平方米的住宅每月取暖花费超过900元。在南方的采暖主要是电器为主,安徽合肥市民姜女士表示,她冬天一般是开空调取暖,其140平方米的住宅电费每月约为400元到500元。这么算来,南方采暖的成本要比北方便宜不少。

  王珏林指出,现在南方实行集中供暖还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经济问题,比如补贴难,集中供暖带有惠民性质,对于南方的地方政府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资源紧张,现在南方的电力、北方的燃煤都比较紧张,全国都实行集中供暖将会让资源更加紧张;三是设施问题,集中供暖需要大面积的设施建设,对于南方既有建筑而言,还没有供暖配套,这是一项庞大的改造工程。

  从经济角度看,2012年北京市约投入30亿元补贴供热企业以确保居民供暖效果,供暖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环境角度看,业内人士介绍,北方采暖建筑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要占到我国建筑能耗的40%左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对媒体表示,我国长江以南有采暖需求的城市,目前采暖能耗约折合为每平方米每年2到3公斤标准煤,而北方集中供暖地区要达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做得好的也在15公斤左右。如果南方都采取集中供暖,将会极大增加我国的能源压力。

  从配套设施看,近年来频传采暖呼声的长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按全国城镇节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积23%算,需要进行改造的住房面积为30.8亿平方米。参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提到,“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节能改造成本在220元/平方米以上”,长江沿岸城市如全部改造,需要投入近6800亿元。这还只是改造费用,如果考虑到供暖设施的建设费用,那么资金规模还要更为庞大。

  供暖的前提是保暖的房子

  对于目前的南方城市而言,集中供暖实现难度较大。但是,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教授谭洪卫指出,从人体舒适性原理来看,室内温度并非唯一指标,室内周壁的环境辐射温度更加重要。

  其实,多数与我国南方气候相似的国家也并未采用集中供暖,例如,东京与上海冬季气候相似,但东京新建的房屋由于保温性能好,冬季采暖的能耗很低,方式也是以分散式为主。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水平低,即使目前正在推行的建筑节能标准也只相当于德国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指标则是德国的2倍。

  “相对于供暖,南方地区居民更需要的是保暖的房子,否则一旦供暖,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谭洪卫指出。

  当然,这也不能说集中供暖不能在南方推广。业内专家指出,一些大型企业拥有良好的余热、废热资源,可以对此有效加以利用,构筑区域性集中供暖系统。还有一些可再生能源供暖系统也可以推广,如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集热系统等,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科学优化。(叶健 杜放)

分享到:
(责任编辑:闫妍、邓志慧)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