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一所高山学校面临的严寒考验(图)【4】--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奉节:一所高山学校面临的严寒考验(图)【4】

2013年01月10日09:47        手机看新闻

-1℃的气温让不少同学冻得直哆嗦。

  采访札记

  山里,并非只有寒冷

  记者 李星婷

  7日下午1点,在奉节县城匆匆吃过午饭,我和摄影记者万难便立即出发赶往奉节县海拔最高的云雾乡小学进行采访。

  在驱车近2个小时抵达吐祥镇后,我们换乘上云雾小学在镇上联系的一辆越野车。“大雪封路,你们的小车没法继续往前走了。”司机说。

  沿着盘山公路上行,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积雪也越来越厚。一路上,好几辆出山的车辆劝我们回去:“路太险了。”

  我们执著地前行。在刘家河口,司机不肯再拉我们往前走。他下车看了看地形后告诉我们,这里有好几个急弯,还有一段长达五六百米的下坡,太不安全了!

  此时,天色渐黑,距云雾小学还有一座山头的距离。怎么办?走路!我们一致决定,就算走也要在当晚赶到云雾乡。

  小心翼翼地互相搀扶着、在冰雪路上如同滑冰一样趔趄着前行……在我们摸黑走完这段下山的路之后,乡政府派来接应的车已在山脚等了我们很久。

  晚上7点过,我们终于抵达云雾乡,住宿在一户农家。主人家特地为我们分别准备了两床厚厚的被褥,但-5C°的房间里没有任何保暖设施,冰冷而潮湿的被褥就像一坨沉重的大冰块压在身上,我在被窝里冷得蜷成一团。

  不得已,我爬起床将矿泉水瓶里的水倒掉,灌上热水当作“热水袋”,才稍微好一点。不过第二天,起床后的我惊讶地发现牙膏已经被冻成冰坨,无法使用。

  这样的经历,让我百感交集。我想,自己当晚还使用了矿泉水瓶做的“热水袋”、盖了两床被子,那些翻山越岭走雪路、没有任何保暖设备、只有一床被子的学生们,又该如何度过漫长的寒冬?而那些多年来默默在高山上教书育人的老师们,他们的精神又是多么让人钦佩!山里,并非只有寒冷。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