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北京自来水水质监测公开程度远远不够【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专家称北京自来水水质监测公开程度远远不够【2】

2013年01月09日09:53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答疑

  水厂技术领先存在二次污染

  傅涛认为,全国各地原水水质都在下降,北京水质也有所下降。在自来水厂净化处理上,北京做得相当好,深度处理厂全国最多,技术领先。但北京的运输管网尚有差距,二次污染及管理方面处全国中游以上水平。在特大型城市里,北京自来水的达标率值得骄傲,但这是相对而言。

  马军认为,从北京的水讲,硬度是影响口感的主要指标,380mg/L和420mg/L的标准比较接近国标450mg/L,但这个指标要降低是很难的,需投入非常大的成本。硬度太高影响使用,太低对心脑血管不好,作为城市供水,很难掌握到完全适中。而从理论上说,中等硬度的水对人体比较适宜,即硬度为200mg/L左右的水。

  公开程度不够可第三方介入

  傅涛认为,供水是公共服务,居民当有知情权,但长期的垄断经营,行业的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社会上的误解,做得好的也被认为不好,确实做得不好的被隐瞒了。

  傅涛提到,本月,北京的水质监测42项指标终于要公开了,但公开程度还远远不够。不仅是水质,还有服务,比如水压、换表、管道功率、官网更新、水源地信息,与水服务相关的指标都应陆续公布。

  国际上有绩效评价体系来评价供水服务,包括客户满意度。

  傅涛建议,水质监测体系和公开体系应该考虑第三方力量。可让具备检测能力的,如大学实验室、卫生检测机构等作为第三方参与检测水质。

  马军认为,水质的提高要靠综合系统,不能把压力都放在水厂,比如严格保护水源地,不允许养殖、排污,尤其要严格保护地下水,公众要有安全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官方表态

  老旧小区将换供水管

  针对市民对水龙头出水杂质多、不好喝等问题,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介绍,因房屋建成年代不同,输水管道的标准也在调整。1999年以前的标准相对低,没对户内管道有涂层要求,所以一些老楼自来水管时间长了,会有锈蚀情况,并脱落杂质,从水龙头流出。

  他介绍,这部分管道的改造涉及产权问题,按照北京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自来水集团责任范围在计费总表计以外,计费水管以内包括厨房水管等按产权划分,由物业或房管部门管理。未来三至五年,北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旧供水管道会一并更换。

  胡波介绍,根据北京市供水压力,6层以上的高楼层一般需要二次供水,就有可能存在二次污染,当这部分出现问题时,可向物业管理公司和卫生监督部门反映。

  水硬问题两年后改观

  胡波介绍,北京有22个水源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本都有,经水厂处理后进入全市连通的大管网相混合,因此各个水源地的水市民都在使用,只是因为压力原因,离哪个水厂近,这个水厂的水会多一些。

  他表示,北京的水硬是客观存在的,南城和北城之间也存在水的硬度差异,给观感和口感上带来差异,但两年后这一状况有望有大的改善。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到北京后,将逐步减少地下水供水量,整个管网水的硬度会有大幅度下降,水质特别是硬度会让居民感觉有大的变化。(商西)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