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副部级领导,坐着硬席火车,拿着简单的行李包,独自一人下乡。住的是小旅馆,吃的是街头卖的小饼,聊的是民生民情。就这样调研了整整十一天。
12月28日,新浪认证的知名博主、FT中文网《媒体札记》专栏作家徐达内在微博中说:“意外得到个东西,邓小平会见美国记者下面那篇竖排的,《部长下乡》。在我看来,不仅刘云山31年前那篇《夜宿车马店》可以作为新闻写作范文,这篇讲他在内蒙古当宣传部长时住小旅馆、上街买饼子吃什么的,也很生动有趣嘛。”
如今细读这篇《部长下乡》,发现其中描述的内容与现在新一届领导集体正在践行的务实作风、亲民政风是异曲同工。看来好作风如同好习惯,绝非一两日之功。
部长下乡
(刊登于1986年9月3日人民日报一版)
本报记者 陈勇进
八月中旬,我去巴彦淖尔盟访问。刚到住所,就听到大家议论刘部长下乡的事。我问盟委宣传部副部长宝音乌力吉,刘部长是谁?他说是党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云山。
为研究农村政治思想工作问题,刘云山于八月四日买了张硬席火车票,拿着简单的行李包,独自一人从呼和浩特西行。他在包头的土默特右旗下车,住进一家小旅馆,然后,到郊区找农民谈话,天黑才回到住地。第二天,他又坐火车到五原县,照常住在小旅馆里;吃饭就在街上买个饼子之类;走路靠两只脚,远的就乘公共汽车,没有公共汽车的地方,就顺便搭乘农民搞运输的拖拉机,或租一辆自行车。刘云山在几处听到:这两年国家供应农村的东西普遍涨价,而农民出售产品的价格,却和过去一样。有的农民生气地说,嘴上说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实际上不是那回事。刘云山觉得这问题很大,要向自治区党委和中央反映。
八月九日,刘云山到了巴盟首府临河。他住到农场的小招待所里,吃过饭,就乘公共汽车到巴盟精神文明的典型村乾召庙。这村子果然不凡,到处干干净净,群众间和睦团结,也没人搞封建迷信,生产发展得很快,人均收入已到六百元。刘云山看了很多地方后认为,乾召庙作为农村的典型是很好的,但不可对农村的形势估计过高。
刘云山在下面调查了十一天,回去了。巴盟的同志却议论,刘云山作为一个部长外出调查研究,完全可以有人陪同,也可以乘坐专车,住高级宾馆。刘云山认为,和群众在一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和群众在一起,也是自身一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