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力、黄锡璆获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 坚持中国传统建筑理念 亲近自然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蔡珊珊):21日,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获奖者的作品注重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思想精髓,使建筑与大自然亲近和谐,体现了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风采。
“梁思成”建筑奖是授予我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并被定位为中国建筑师终身成就奖。本奖项于2000年进行了首届评选,并从2001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共设“梁思成建筑奖”两名,“梁思成建筑提名奖”2-4名。截至目前,已有吴良镛等18名杰出建筑师获得该奖项,其中包括11名院士。
本届梁思成建筑奖分别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力,和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黄锡璆获得。全国人大办公楼、炎黄艺术馆等是刘力的代表作,黄锡璆的代表作包括广东佛山医院、北京301医院扩建工程等。
评审委员会认为,两位设计师秉持了梁思成建筑奖的精神内涵,尊重历史文化、追求科学进步、敬仰自然生态、热爱美好生活,为发展中国建筑文化做出积极探索。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徐宗威在颁奖典礼上说:“刘力先生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创作中,注重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思想精髓。黄锡璆先生对医院建筑的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做了革命性的变更和创新,提出矩阵排列、庭院格局、畅顺交通等理念和手法,最大限度地使医院建筑与大自然亲近和谐,最大程度地使医患感受亲情和温暖。”
颁奖仪式结束后,两位获奖者接受了媒体的访问。在回答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交锋中寻求中国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时,黄锡璆认为,梁思成等老一辈建筑师是当代建筑师学习的典范,建筑界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理念的同时不忘本国文化的遗产,把握“适用、经济、美观”。“在当代,我们应该有更开阔的心态来接受外国的建筑理念,我记得早年在建设四大建筑的时候周总理就说过‘古今中外皆为我用’。就是说我们不能拘泥与某一种手法,因为现代的社会呈现着多元的文化,当然我很同意刘力先生说的,‘适用、经济、美观’,还是要把握的。”
黄锡璆说,对于西方的文化不要拒绝也不要跟风,中国当代建筑师要在中西建筑风格的包容上进行探索。“对西方的文化我们不拒绝但也不盲目跟风。比如有的地方把德国的一个古镇整个移植;或是把某些建筑形式套在我们的建筑上,包括医院里面也有,把文艺复兴那种建筑贴在医疗建筑上。可能这个会带来很多的矛盾。所以我的理解,现在是多元时代,我们建筑师更应在这方面有所探索。”
其实,国内建筑界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着西方流行什么中国就流行什么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建筑在西方流行,那时文丘里式的设计风格就在中国流行,90年代,SOM公司的商业建筑开始流行,于是中国就开始了格栅和飘窗的大潮。针对国内建筑界长期存在的“追着西方走”的现象,刘力认为这是正在学习中的中国建筑界一定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时代的镜子,60多年以来,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我们的设计中去。当然这些反映有的是好的,也有跟风问题。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建筑风格肯定要代替过去的老的建筑风格,这是不言而喻的。传统肯定要,但那是继承和传承的问题。至于跟风呢,我们要承认,在现代建筑这个领域我们还是学习阶段”。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