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全市各区县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务公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随机抽取每个区县党员干部和群众调查样本400个,全市样本总量6400个。样本类别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人员和村干部,分别占56%、20%、20%和4%。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等距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按照入户(指调查单位)面访调查的组织方式,由调查员进入被抽中的调查单位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由调查对象独立填写。
2012年度反腐倡廉建设民意调查汲取前两年工作的经验,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提升民意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民意调查时间节点更合理,问卷内容设计更科学。2012年的民意调查适当提前时间起点,使调查报告在12月中下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检查之前形成,为市委领导带队检查各单位提供更翔实的资料参考。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方式本身的特点和对调查结果更为显性的要求,2012年对民意调查问卷进行系统梳理,在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务公开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等四个方面都增加满意度调查,既有总体评价,也有分类评价,增加多维评价方式,展现更科学的工作标准,更好地为科学判断反腐倡廉形势、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调查范围更加广泛。首次涵盖全市16个区县,并且准备连续进行5年。从调查的行政区域来看,远大于前两年的部分区县和部分行业系统;从调查的层面来说,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等,抽取6400个样本也大于往年。这样将使民意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更能体现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也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一个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状况。
三是对调查方式进行创新。为最大限度地体现调查的公正性,2012年的民意调查将在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统一安排部署下,改变以往由本区县的调查队调查本区县的情况,采取轮转异地调查的方式,使调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因素,尽可能地获取最原始的数据资料,体现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
四是积极稳妥地公开和宣传调查结果和数据,进一步加大调查成果的转化运用力度。探索有针对性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公开,引导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客观看待反腐倡廉形势和工作成效。通过民意调查数据的比对,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断提高全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
(据北京市预防腐败局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