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2012年,我们的感动与叹息【3】--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年终特稿:2012年,我们的感动与叹息【3】

2012年12月19日09:4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爱的实践,比口号更动人

  在大灾大难之前,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还是今年北京“7﹒21”暴雨,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无比动人,志愿精神光亮璀璨。然而,与此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善”却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不屑或者不愿做“举手之劳”的善事。

  然而,一个社会真正要充满爱与温暖,需要每个人关注身边的事情,做身边的善事。“好人有好报”“助人为乐”这些深入中国文化基因的认同感,正在受到挑战。一些人不再将做好事当作光荣,而是看为“傻气”。 但是我们的社会对于“道德”“爱”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吕泳,浙江余姚市的一位小老板,数天前将募集来的一万多件棉衣亲自开车送到了云贵山区。一路的颠簸很辛苦,但看着瑟瑟发抖的孩子穿上自己千里迢迢运送来的衣服觉得很温暖、幸福。

  “我曾经也是一个‘公益’的旁观者,认为这些事情别人会去做,自己不需要参与。但后来发现,这种把责任推给别人的想法很可笑。”

  “爱,就像铁块一样,不用它会生锈。一个人长时间不参与公益活动,心也会麻木。”吕泳说,现在社会有很多义工组织,他鼓励公众利用周末等时间多参与一些活动。

  站在2012年的岁末,我们期待,2013年,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善之花能绽放,看到有人冻着能给一件棉衣,碰到老人摔倒能扶一把,听到路边有人哭泣能问候一声……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