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南、北校区
不提供有偿用水每人每天限50L
热水除了计流量收费,在一些高校,热水还有像上网一样的“包日”形式,即每天限用一定量的热水,而用不完的热水也不会结转到明天。
据了解,中山大学南、北校区采取的就是“每人每天累计热水供应量50L”形式,学校不提供额外有偿用水,当日剩余热水量不结转、不留存。学生在使用热水时,需要将校园卡放到控水器的感应区域,控水器显示屏会提示该校园卡剩余水量,此时热水开通。热水使用完毕后,需再次把校园卡放在控水器感应区域,控水器显示待机状态,此时热水关闭。
这50L的限量供应,让不少学生顶唔顺,“50L不全是热水,一开始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是冷水,后来才开始慢慢变热。前面的水就算是浪费掉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研二学生小施介绍。
对于女生来说,这50L的水更显得稀罕,中山医学院研究生、网友"红烧鱼乐园"反映:“刚刷卡就扣了三升!刚开始至少1分钟是冷水,又扣了两升!45L对一个长头发要用护发素的女生来说真的不够,为什么今天用剩余的不能累积到明天用?”她还调侃道,医学院研究生有三大压力———“科研、临床、洗热水澡”。
对此,中山大学后勤办回复称,每天限额50L热水的做法,是热水系统建立之初便有的。因为热水供应量有限,部分人用水多就会导致其他人不够用。
记者观察
不能停下的热水,没有停过的投诉
记者检索资料发现,早在2008年12月,广州大学城10万余学生曾陷入过“热水荒”———能源公司仅提供20分钟热水,不少学生只能选择洗冷水澡或用电热棒烧水,甚至有学生集体开钟点房洗澡。2012年3月,连续两周周末,广州大学城的热水供应时间都只有两小时,热水温度一度“低得不能忍受”,很多学生被迫在大冷天里洗冷水澡……
据了解,大学城十所高校热水都由同一家能源公司集中供应,热水通过管道分至各个学生宿舍。热水问题几乎每年都困扰各校学生:每到寒假在校学生较少时、使用热水的人数亦少时,热水流经冰冷的管道便会慢慢冷却。许多寒假在校生都尝尽了没热水洗澡的苦头。此外,即便是平时上学时间,热水系统有时也会发生故障。不同楼层的宿舍热水供应时间不一,热水温度也相差很大;同一楼层不同宿舍之间的热水温度也相差4℃至5℃。
因为是统一供应,一旦热水系统出现问题,校方也是“束手无策”。为了应对学生放假期间洗澡难问题,中山大学甚至另辟蹊径,在宿舍楼下建起了公共澡堂。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刚刚涉足热水直供系统的华农在初期筹备中自然相当谨慎,毕竟谁也不愿沦落到本着为学生着想做事,最后却落得投诉不断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何伟杰 实习生 谢泽楷)
(来源: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