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伊犁民俗旅游拉动经济发展
农业与旅游步入新台阶
因为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农业与旅游这样的优势产业自然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疆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建立本区域特有的农业竞争力,而美丽清新的生态环境则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的目光。但仅仅看到优势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古人有云“经略西北”。“经略”二字含有很强的资源布局与整合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避免贱卖和浪费。农业层面,新疆存在着力提高本土农业产业环境和竞争力的问题,而旅游产业,则需要足够的区域性质的营销。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竞争格局中,以地方政府名义出现的广告尤其是旅游广告并不鲜见,新疆尤善于此。
这两年来,新疆党委政府经济在这两类产业上积极进取。农业层面,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新疆粮食生产能力已跃上千万吨大关,2011年总产量达1200多万吨;棉花在全国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万吨左右;林果业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林果面积突破2000万亩,总产量达到1000多万吨(含果用瓜),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现代畜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肉类总产量120万吨,牛奶产量130多万吨,禽蛋产量近30万吨,均呈现较快增长。
此外,以反季节瓜果、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规模突破100万亩,果蔬产能超过400万吨;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特色农产品也已全面进入内地市场。农业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2010年、2011年两年,新疆发放了超过12亿元的农村客运成品油补贴,以打破农村客运发展瓶颈。实施农村客运成品油补贴政策旨在缓解农村客运企业或车辆长期处于高成本运营、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仅2011年发放农村客运补贴就使全疆19223辆农村客运车辆受益,座位数达到25万个,惠及数百万农牧民。
旅游产业层面,实现“开门红”,潜力巨大。2010年,新疆旅游业一举实现三个突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了3000万人次,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11年,新疆接待旅游总人数39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2亿元,跃居中国旅游大区行列,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开门红。今年上半年,新疆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新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十五大亮点之一。对口援疆的19个省市掀起了新一轮旅游援疆的热潮,纷纷启动旅游援疆项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