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高新技术企业云集。多年来,海淀园工委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程中,坚持将服务与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探索出一条符合园区实际的高科技企业党建工作之路,成效显著,可以为鉴。
【对话人】
刘永水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海淀园工委书记
姜 雨 北京鼎普科技股分有限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
记者:当前中关村海淀园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刘永水: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现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有入园企业1.1万余家,其中85%以上都是非公性质。园区工委下设党委29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710个,现有党员2.3万余人。此外,园区有2000多家企业在党建工作方面有上级主办单位。
记者: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多,而且多为非公企业,在这里开展党建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刘永水:在以非公企业为主的海淀园开展党建工作,无论对企业发展还是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引导和推动了高科技企业科学发展、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团结凝聚了科技精英和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为提升非公科技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党在非公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姜雨:海淀园党建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园区实现专利申报数量年均增长率20%以上,为核心区、企业带来了切实可见的经济效益。而且党建工作为企业凝心聚力、建设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以园区为家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记者:高新技术企业有自己的特点,海淀园工委进行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党建工作?成效如何?
刘永水:海淀园的企业中小企业多,科技创新风险高,人员流动性大,结合这些特点,园区工委始终将服务和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两个轮子,确立科学的工作目标、选择科学的发展途径、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企业党建工作。早在2000年,工委就在软件行业党委建立了“红色中关村”网站,此后建立各企业的党建网页,利用新技术建立的党员学习E平台,便利党员时时处处学习党的知识;二是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企业、员工、上级党委五主体量化评分考核评价体系,推动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调动了企业党组织积极性;三是评选党建之友,调动非公企业负责人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四是成立联合性质党组织,目前园区已建成覆盖2000多家企业、近5000名党员的六个企业联合党委。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园区党建工作的开展。
海淀园的党建工作受到了园区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园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日益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全国和市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非公高科技企业党的纪检工作、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工作都扎实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园区的党建工作也得到了上级、企业和社会的普遍好评,相关做法也在全国推广。
记者: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入党积极性非常高,您觉得原因是什么?
姜雨:我是今年7月刚刚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我们园区企业中,成为党员就是光荣的代名词,我们公司一半的高管和许多业务骨干都是党员。这一方面是园区工委科学系统的党建工作为我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是园区党组织热情细致的服务让我们认识到党员的责任就是奉献,就是为他人服务,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财富,现在开展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需求。
刘永水:园区党建工作得到企业和员工的欢迎,是因为我们的工作符合园区的实际,切实为企业发展服务。园区员工入党积极性高说明:我们党组织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凝聚力在不断增强,感召力在不断提升,这些都源自于园区党建工作的创新,服务意识的增强和党员先锋模范的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