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韶山代表:毛主席的乡亲日子越过越好--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十八大韶山代表:毛主席的乡亲日子越过越好

2012年11月09日09:46    来源:湖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毛雨时、龙四清、周茶秀、马恭志代表聚在一起交流对大会报告的体会。  本报记者  张目  摄

  毛雨时、龙四清、周茶秀、马恭志代表聚在一起交流对大会报告的体会。 本报记者 张目 摄

  泥土飘芳香 心怀百姓事

  本报记者 孙敏坚 刘文韬

  “毛主席的乡亲日子越过越好”

  嘉宾: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党总支书记 毛雨时

  【风采】

  今年67岁的毛雨时,是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的第24任党总支书记。作为一位任职快20年的村支书,他对记者说:“我不是最老的村支书,但我服务在最老的村党支部”。

  87年前,毛泽东在自己的故乡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党支部,在湖南韶山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1996年,毛雨时接过了这个“接力棒”。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他带着韶山村民们一次次转变观念谋发展,韶山经历了从封闭的保守年代到开放的市场大潮,再到如今的两型社会、科学发展。这座以红色圣地闻名世界的小山村,在毛雨时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金色与绿色交织的未来。如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

  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思想活跃了,对村民的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是毛雨时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请来老赤卫队员和老干部给党员、群众讲韶山光荣斗争史;将《毛主席光荣革命一家》、《韶山革命传统录》等教育资料发放到党员群众手中;每逢党的生日,组织党员瞻仰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每当发展新党员,都要组织他们到毛泽东铜像前举行宣誓仪式,每年还组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韶山变了,毛主席的乡亲日子越过越好;韶山没变,韶山精神将永远薪火相传。”毛雨时告诉记者,他只想更好地肩负这份特殊的使命,服务村民,加快发展,早日实现韶山村的“率先富裕”。

  【述怀】

  毛雨时:从十五大代表到十八大代表,这是我第四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第一次的紧张,到第二次的欣喜,再到第三次的从容。第四次参会,我这个“老代表”更加觉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次来北京时,不少乡亲托我带来许多新的期盼和愿望。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我期待,今后党和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退休村干部和乡村医生等一些农村的特殊群体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让乡亲们也能感受到大会盛况”

  嘉宾:永兴县柏林镇农村电影放映员 马恭志

  【风采】

  11月8日中午,见到马恭志代表时,他正在房间细心整理手机上的照片。

  “我要把党的十八大场景记录下来,回到家乡后制成幻灯片播放,让乡亲们也能感受到大会盛况。”这位来自永兴县柏林镇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行。虽然年仅39岁,可“工龄”却有24年。

  从15岁开始,他便挑着发电机、放映机,翻山越岭,走村串寨,为乡亲们播放电影。20万公里山路,走遍1000多个村组,放映电影11000多场次,观众达250多万人次……20多年的“光影人生”,马恭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以坚忍和汗水,为大山深处的乡亲们送上了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6月,马恭志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怀着激动的心情,感怀于这些年家乡的发展成就,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用摄像机把家乡的山山水水拍摄下来,精心制作了一部微电影——《家乡巨变——十年看家乡》。

  “我这次把这部电影带到了北京,希望有机会为首都的群众播放,让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家乡巨变的喜悦。”马恭志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王喆、段欣毅)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