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储奇门,渝中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和力哥一起搬运乌木。
渝中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这根乌木进行测量。
力哥们抬着乌木穿行于车流中。
原标题:2000年乌木6000斤20名力哥抬过街
上周六本报报道的南纪门江边的乌木昨日终于被拖上岸
力哥们抬着乌木穿行于车流中。
重庆晨报讯(记者 姜雅娟)“千年碳化为阴沉,长年水下水沉木,皆是良材好树木,多年岁月灵性足。”这是古书中对乌木的描述。昨日中午,渝中区储奇门,20名力哥抬着一根5.8米长的乌木穿行在车流中,惹来不少市民围观。
守了7天终拖木上岸
昨日中午,20名力哥抬着一根5.8米长、身如黑炭的大树在储奇门马路上前行。路人惊叹:“这是很值钱的乌木啊!”12点11分,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原来这根乌木就是此前本报曾报道过的那根红椿木,也就是重庆市民习惯叫的春芽树。
自3月19日市民在南纪门长江边发现了这段乌木后,经过渝中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7天蹲守,终于发现昨日水位下降较多,便用拖车将乌木拉出水面,然后组织数名力哥抬树上岸。据拖车司机估计,这段乌木重约3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