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產融合繪就小康路 葡萄架下盛開幸福花

陳新輝 李欣洋

2020年12月08日13:09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現在生活是真的好,平坦的馬路,漂亮安居小區,現代化的廚房、衛生間,取暖是電採暖,生活方式和城裡沒什麼區別。”毛拉木·吾普爾利索地喂完鴿子,又去整理葡萄架,忙完這些他還要送11歲的女兒上學。

毛拉木·吾普爾一家非常喜歡村裡的風車棧道。李欣洋 攝

毛拉木·吾普爾是新疆喀什市英吾斯坦鄉墩艾日克村的村民,他所在的村之前是深度貧困村,全村736戶281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91戶1174人。

變化從2018年新疆華電喀什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喀什熱電公司)選派干部駐村定點幫扶開始。這一年,毛拉木·吾普爾和村民們一起告別了土坯房,搬進了融入了“華電”特色,增添了現代文化元素的“一架葡萄、一畦菜、一片果園”的特色農家小院,這裡房前有菜園,屋后有果園,院子裡可以發展養殖業。

喀什新投鴿業公司扶持貧困戶進行種鴿養殖。李欣洋 攝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工作隊結合村裡實際情況,實施“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產業振興。一產:建果樹苗圃+蔬菜大棚,增加村集體收入140萬元﹔二產:北部產業園穩工+衛星工廠創效,實現本村和周邊村貧困農民就地轉為產業工人﹔三產:鴿業+合作社,依托喀什新投鴿業公司,採用“龍頭企業+農戶+基地”模式,扶持50戶貧困戶進行種鴿養殖。

“我們通過黨建扶貧、產業扶貧、穩定就業等系列扶貧舉措,推動包村精准扶貧工作,走出了一條‘高質量脫貧奔小康’的新路徑。”喀什熱電公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黨總支書記王磊說。

村民的口袋鼓起來了,日子好起來了。“以前,我家的主要收入是靠打零工,年收入不足一萬元,家裡條件很差。現在我在喀什熱電公司上班,愛人在鴿業公司工作,再加上種地和庭院的收入,全家收入七八萬元,銀行裡有存款了。”說起現在的生活,毛拉木·吾普爾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滿足。

除了因各種原因無法就業261人以外,墩艾日克村全村667戶1202名勞動力實現一人一崗位。2019年退出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9%﹔2020年8月,墩艾日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91戶1174人實現全部脫貧退出。

該村作為喀什市脫貧“樣板村”,部分工作方法被推廣。王磊表示:“華電一如既往地履行好央企的政治擔當和社會責任,在‘造血’上下功夫,以產業帶動就業、帶動增收,接續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激發村民追求現代文明生活的積極性,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責編:王欲然、史雅喬)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