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美鐵路】“數”看江西革命老區的“高鐵時代”

2020年08月24日19:4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24日電(記者劉瓊)近日,中央網信辦網評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組織開展“發現最美鐵路·紅色昌贛憶初心”網宣活動。記者先后走訪南昌、吉安、贛州等地,感受“紅色鐵路”魅力。

建設者:1330天的日夜奮戰

8月19日,龍南隧道順利貫通。圖為施工現場。新華網記者劉瓊 攝

歷經1330個日夜奮戰,贛州至深圳高鐵最長的隧道——龍南隧道19日順利貫通,為贛深高鐵全線如期建成運營奠定基礎。贛深高鐵是江西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通道,通車后,贛州至深圳乘坐火車時間將由現在的7小時縮短至2小時。

8月19日,龍南隧道順利貫通。圖為施工現場。新華網記者劉瓊 攝

中鐵十六局贛深客專3標二分部安全總監張廣飛介紹說,龍南隧道施工主要面臨兩大難點,第一是隧道長,龍南隧道是贛深高鐵最長的隧道,全長10.24公裡。第二是地質復雜,穿越12條斷層帶,平均不到一公裡就有一條斷層帶。“施工過程中經常遭遇落石、泥石流、塌方等,開挖第8條斷層帶時出現好幾次小的塌方。”張廣飛記憶猶新。

隧道內的溫度高達40攝氏度,結束作業的工人在用冰塊降溫。新華網記者劉瓊 攝

再大的困難也擋不住鐵路人。分段開挖實現“長隧短打”,有序推進工程建設﹔配備運用三臂鑿岩台車、濕噴機械手、全液壓自行式仰拱棧橋等成套設備,打造“智慧工地”提高施工效率﹔超前地質預報掌握圍岩地質和水文情況﹔將超高分子逃生管和隧道施工救生艙應用於隧道施工,為施工人員提供“生命保障通道”……

他們用汗水與智慧突破艱難險阻,為老區人民開辟一條“快車道”。

“夜行俠”:25秒背后的守護

在昌贛高鐵上有一座特殊的橋梁,叫贛州贛江特大橋。該橋是國內首座設計時速350公裡大跨度高速鐵路斜拉橋,被譽為“千裡贛江第一橋”。

這是8月19日拍攝的贛州贛江特大橋。南昌鐵路局供圖 丁波 攝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贛州工務段負責416公裡高鐵線路的檢修,其中包括贛江特大橋。大橋全長2156.6米,高鐵以300公裡/小時的速度從這裡通過隻需25秒,安全通行的背后是一群“夜行俠”長期晝伏夜出、躬耕於毫厘之間的守護。

8月19日,路橋專業工程師張宏斌介紹工具袋裡的檢修工具。新華網記者劉瓊 攝

大橋主塔高120.6米,其檢修通道共有480級台階,接近90度的坡度,中間沒有休息平台,通道狹窄,一次隻能通過一人,作業人員僅爬梯子上下就需要1個小時。“檢修結束后,整個人都癱在地上。”路橋專業工程師張宏斌說。

這樣的檢修每個季度至少一次,如果遇到強降雨、台風等突發情況,需要臨時檢修。張宏斌回憶道,前段時間,遇到今年第6號台風“米克拉”,作業人員從晚上10點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4點。

8月12日凌晨兩點,贛州工務段贛州高鐵路橋工區工長寧建平攀登檢查梯,檢查橋塔斜拉索上部鋼錨箱內設備狀態。南昌鐵路局供圖

“雖然工作艱辛,但這是我們的職責,保障鐵路線路安全是我們最大的心願。”張宏斌說。

老區百姓:238天的變化

1996年京九鐵路通車,結束了贛南革命老區“地無寸鐵”的歷史﹔2019年昌贛高鐵開通,井岡山、贛南等革命老區跨入“高鐵時代”。截至8月20日,昌贛高鐵已運營238天。

高鐵為老區發展帶來了什麼?老區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是8月18日拍攝的昌贛高鐵興國西站。南昌鐵路局供圖 楊寶森 攝

和京九鐵路一樣,昌贛高鐵也特意在“將軍縣”興國縣拐了一個大彎。江西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盧婷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京九鐵路開通時媽媽背著她去看火車的情景。“現在高鐵開通了,前段時間帶著媽媽和婆婆去贛州,她們第一次坐高鐵特別興奮,還拍了抖音。”盧婷說,高鐵開通后,來興國旅游的人數大幅增加,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來興國感受紅色文化。

8月18日,明旺制衣廠負責人劉衍明接受記者採訪。南昌鐵路局供圖 丁波 攝

“以前交通不便,貨進貨出花錢花時間。”興國縣明旺制衣廠負責人劉衍明說,高鐵開通后,進出貨物、接洽客戶都方便了。制衣廠不斷發展壯大,吸引不少農民工回鄉就業。2014年,制衣廠成為興國縣扶貧車間,招收了11名貧困戶。“下一步打算擴大規模,把廣州的公司搬遷回興國,帶著鄉親們一起脫貧奔小康!”劉衍明說。

這是8月18日拍攝的夏木塘村景色。 新華網記者劉瓊 攝

吉安市萬安縣則直接進入“高鐵時代”。離萬安火車站不遠的夏木塘村原來是“空心村”,年輕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在當地政府扶持下,重新改造變身“趣村”。夏木塘中華游戲村運營總監羅頌天介紹說,高鐵開通后,來萬安旅游的人多了,年輕人開始留在村裡就業。

“希望與周邊景區連接起來互惠互利,帶動更多就業,留住更多年輕人,留住鄉愁。”羅頌天說。

8月21日,一列中歐班列停靠在贛州國際陸港。南昌鐵路局供圖 丁波 攝

贛州國際陸港是中國第八個內陸開放口岸、首個內陸監管試驗區,也是全國內陸唯一一個進口木材直通口岸。

“受益於昌贛高鐵,貨運運能得到大量釋放,大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贛州國際陸港運營管理部部長劉立平高興地告訴記者。

贛州國際陸港站副站長薛斌舉例說,從贛州開往哈爾濱的貨運列車原來需要11天,現在隻需5天。

……

在江西革命老區,因“鐵”脫貧、因“路”致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高鐵開通,增添的不僅是一條通道,更是逐夢未來的信心。這些背后凝聚了無數鐵路人的艱苦奮斗,他們用一言一行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精神。

(責編:何淼、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