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習近平這樣指揮民族地區脫貧攻堅

宋子節

2020年05月22日12:35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殷殷囑托讓當地干部群眾倍感溫暖。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問冷暖、聽心聲,每一個腳印、每一句話語都飽含對少數民族貧困群眾的深深牽挂。

“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

“一裡挂九梯”,這句俗語既是形容環江縣的山峰疊巒、林茂谷幽,也道出了環江縣所處的岩溶山區面臨基礎設施差、發展產業難的困境。

作為毛南族的發祥地和主要聚居地,環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和廣西深度貧困縣之一。

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環江一直是廣西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2015年底全縣有6.45萬毛南族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7萬人,佔全縣貧困人口的22.07%。

不僅是環江縣,據統計,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1個位於民族地區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國120個自治縣(旗),有8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都在民族地區。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青海調研考察。這是8月23日上午,習近平在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新村建設工地考察易地扶貧搬遷情況。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2017年6月,習近平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這樣強調。

“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為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習近平親自部署,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與群眾共商脫貧致富大計,開出一張張脫貧“藥方”。

——實地走訪察真貧。在大涼山腹地,習近平走進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沿著崎嶇山路一一走訪貧困戶,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

——因地制宜“開良方”。在湘西十八洞村,習近平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貧”,在村民家門前空地上召開了座談會,“同大家一起商量脫貧致富奔小康之策”﹔

——鼓舞士氣暖人心。習近平百忙之中多次回復鄉親們的來信,在給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中,他勉勵大家要“同心協力建設好家鄉、守護好邊疆,努力創造獨龍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多次深入民族地區為脫貧攻堅把脈問診,以多種方式同各族群眾交往交流……習近平始終深深牽挂著少數民族群眾的幸福生活。他的殷殷囑托,為加快民族地區奔向全面小康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思想引領。

“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干部有多拼”

如今,走進環江縣,隻見一幢幢嶄新樓房依山而建。2019年底,環江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48%。2020年5月,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少數民族扶貧工作順利推進,民族地區發展欣欣向榮。

左圖: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獨龍族的“文面女”李文仕(前排左)一家合影﹔右圖:李文仕和其他村民的房子,這些房子是當地政府在2011年統一修建的。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攝

在黨中央的政策引領下,依靠各族干部群眾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行動,近年來,多個少數民族先后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中國乃至全人類歷史中減貧事業奇跡。

——摸排建檔,精准滴灌。甘肅臨夏對超過10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面向近千名“兩后生”開展汽車駕駛為主的實用技術培訓,幫助村民發展特色種植業﹔福建寧德赤溪畬族村裡,黨員干部到村、資金項目到村、扶貧工作隊到村,精准扶貧提高了扶貧效率﹔

——發展產業,自主造血。湖南省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制定針對性脫貧措施,成立苗繡合作社,打造美麗苗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創建了100多間“扶貧車間”,400多間扶貧商鋪,鼓勵貧困群眾自主創業。

——異地安置,疏通道路。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村民們搬出了出入不便、嚴重缺水的地帶,遷進規劃有致的新居﹔四川將建制村通硬化路作為涼山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先手棋”,全州累計新改建農村公路1.39萬公裡,鄉鎮、建制村通客車比例分別達到99.8%、97.4%。

一條條政策,一項項舉措,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筑牢了民族團結的銅牆鐵壁。

干部見擔當,扶貧有保障。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路上,廣大扶貧干部尤其是身處一線的扶貧黨員干部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他們奔波在窮鄉僻壤,關心每一家、每一戶的脫貧工作,讓精准扶貧的好政策切實落到實處。

扶貧路上,他們有的積勞成疾,有的甚至流血犧牲。“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干部有多拼。在涼山,活躍著一支天天走村入戶,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隊伍。五年來,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有151名干部負傷,有23名干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涼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達久木甲昨天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

“我原來總覺得,毛南族只是一個人口很少的少數民族,不被外部世界所重視。”毛南族全國政協委員韋震玲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說。這些年,獨龍族、基諾族、毛南族等“整族脫貧”的傳奇不斷實現,更印証了脫貧攻堅道路上,“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

全面小康是全國一盤棋,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正是需要各族人民攜起手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美好未來。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在此次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中,習近平突出強調要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造成的影響。

非常時期,民族地區“脫貧硬骨頭”要如何啃?

“針對藏區、涼山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能否保障就業將對收入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貧困戶能否外出務工、務工工作能否穩定,以及外貿出口企業的銷售市場受阻,會影響到就業問題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圍繞就業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告訴記者,可以在貧困地區提早實施已確定的鄉村振興工程與項目,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與就業。

“適當提前實施鄉村振興規劃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增加建檔立卡貧困戶、低收入農戶和失業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機會,部分沖抵新冠疫情帶來的就業沖擊和影響。”吳國寶表示。

電商扶貧和消費扶貧是近段時間緩解農產品直銷的重要渠道,“例如雲南省怒江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通過電商平台出售煙川紅米、羊肚菌、腐乳等特產,能夠逐漸緩解對疫情對農產品生產的影響。”汪三貴介紹。

除此之外,貴州、雲南等依靠旅游創收的貧困地區受到疫情影響比較明顯。應對這一問題,汪三貴強調要“錯過春天,要抓住夏季的黃金旅游檔期。”

鼓勵就業、電商扶貧、旅游創收、監測幫扶……伴隨一系列及時有效的舉措落地,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腳步不會停。

5月18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同樣聚焦疫情影響下,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其中,“四個強化”措施將從國家戰略層面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強化挂牌督戰。二是強化就業扶貧。三是強化消費扶貧。四是強化監測幫扶。我們堅信,有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有這些年來脫貧攻堅打下的堅實基礎,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眾始終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協力實現脫貧,奔向小康。正如習近平在給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的回信中所提到的——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責編:宋子節、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