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

習近平一再強調的“右玉精神”魅力何在?

鄧志慧、宋子節

2020年05月14日12:45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5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作出批示,也屢屢在公開場合向人們講起右玉的故事。

“右玉精神”究竟有怎樣的魅力?

由“綠”轉富,“右玉精神”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的生動實踐

“右玉縣摘帽了!”

2018年8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又有40個貧困縣摘帽脫貧。在長長的名單中,山西省右玉縣名列其中。

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對這個地處毛烏素沙漠的天然風口地帶的縣城而言十分不易。長期以來,受地理區位條件和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右玉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農民群眾增收緩慢,特別是土地貧瘠,農業生產條件較差。

一張藍圖、一個目標,縣委書記和縣委、縣政府一班人,一任接著一任、一屆接著一屆,率領全縣干部群眾堅持不懈,以驚人的毅力硬是將“不毛之地”變成了“塞上綠洲”。

風沙成患、山川貧瘠,曾經的山西右玉縣可謂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1949年10月,時任右玉縣委書記的張榮懷在一次縣委工作會議上響亮地提出了"右玉要想富,就得風沙住﹔要想風沙住,就得多栽樹﹔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樹。"向全縣發出了植樹造林的號令,就此拉開了綠化右玉大地的序幕。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幾任右玉縣委班子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為困難阻惑,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不斷夯實右玉綠色根基。

“生態建設要堅持搞下去,人民群眾的貧困生活也必須要設法改變。”1983年,時任右玉縣委書記袁浩基思考右玉的發展之路。新一屆領導班子決定,改變過去單一林業的思維,農林牧副同步發展。

“種草種樹,發展畜牧,促進農副,盡快致富”,這十六字方針指引著右玉的綠色道路越走越寬廣。到了21世紀,右玉已有集中連片的沙棘、檸條等灌木資源,由“綠”轉“富”、“富”且“美”的新右玉畫卷正徐徐展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進精准脫貧、推動鄉村振興,右玉縣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和旅游興縣戰略,繼打贏“風沙戰”后堅定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右玉縣精准扶貧總體規劃(2015—2020)》、《右玉縣脫貧攻堅年度行動計劃》、《右玉縣脫貧攻堅年度行動計劃》……一系列文件出台確保脫貧攻堅扎實推進﹔

——成立省級生態文化旅游開發區、著力構建以生態文化旅游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廣泛種植中藥材,培育發展潛力大的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一條完整的中藥材產業鏈﹔

——四通八達的水泥路,白牆紅瓦的小院落,水、電、路、網、房等基礎設施統籌改善﹔異地搬遷、后續產業跟進,幫助搬遷戶實現穩定脫貧。

“艱苦奮斗是干事創業的精神支柱。”中共右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悅感慨道,“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進一步優化思維方式,提高謀劃工作、推動工作、落實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背靠“大樹”好脫貧。靠著一輩輩種樹改良的土壤和改善的環境,在黨的政策支持下,右玉人民發展藥材產業、興建旅游項目,走出了一條綠色脫貧路。

循序漸進,“右玉精神”是“科學決策,鍥而不舍”的鮮活闡釋

決策科學,鍥而不舍,右玉縣的傳奇“有跡可循”。右玉縣在不同時期,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以及造林成果,及時科學調整造林思路——

20世紀50年代“哪裡有風哪裡栽,先讓局部綠起來”,拉開了植樹造林大幕﹔60年代“哪裡有風哪裡栽,要把風沙鎖起來”,突出了風沙治理﹔

70年代“哪裡有空哪裡栽,再把窟窿補起來”,狠抓防護林體系建設﹔80年代“適地適樹合理栽,再把三鬆引進來”,進一步提高造林質量﹔

90年代“喬灌混交合理栽,綠色屏障建起來”﹔進入21世紀,右玉縣又提出了“退耕還林連片栽,山川遍地靚起來”的發展理念……

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村環境與生態經濟研究室主任於法穩看來,“右玉始終堅持科學的生態建設路徑,全縣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走出了一條科學的以植樹造林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建設之路。”

其次,右玉縣充分尊重自然生態規律,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質量。“始終堅持生物多樣性、樹種適應性、林分穩定性、體系完備性,在此基礎上,調整樹種結構,提高林分質量。”於法穩解釋。

同時,右玉縣植樹造林緊抓“確保成活率”核心,“篩選、配套了一批先進的科技成果和適用技術,在生產中得到推廣應用。”

“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影響全局、影響長遠。”於法穩解釋,“應向右玉縣委書記們學習,實事求是、尊重科學,樹立科學的理念、篩選科學的方法、採取科學的舉措、建立科學的機制。”

如今,右玉的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0.3%提升到54%。這一數據蘊藏了無數右玉人民的汗水,也見証了他們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

久久為功 “右玉精神”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奮斗傳奇

初夏時節,三晉大地山巒疊翠,萬物勃發。

此次山西考察,習近平聽取了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他強調,要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是習近平曾多次“點贊”的右玉精神。

在右玉,一棵棵大樹的背后,有著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的心血與汗水。

“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是右玉縣委書記們政績觀的鮮明特點。”於法穩解釋道,“‘十年樹木’隻能是一種奢望。歷任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立足客觀實際、著眼長遠發展,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植樹造林,改善生存生產條件,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塞上綠洲’。”

不僅如此,在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右玉縣黨員干部們經受住各種考驗和磨難,“他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導向的政績觀,在短期經濟效益和長遠生態效益之間,選擇了后者,這一點非常可貴。”於法穩解釋。

“換屆不換方向,換人不換思想”。“功成不必在我”的工作和事業、責任和使命,讓右玉縣黨員干部們能夠“一棒接一棒”,勠力同心,書寫化荒漠為綠洲的傳奇故事。

“右玉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王悅表示,“時刻用黨性這把標尺丈量自己,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情懷和素養,彰顯共產黨人的公仆本色。”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右玉、關心右玉精神,多次對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2011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首次專門提到右玉精神。

2012年9月28日,習近平同志對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他在中共山西省委上報的《關於我省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情況的報告》的批示中指出:“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斗,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200余名學員暢談。座談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講到了右玉歷屆縣委帶領人民群眾治沙造林的故事,他要求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2017年6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再次強調並高度評價右玉精神。

2017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從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這些案例來看,隻要朝著正確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代接著一代干,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上述重要指示批示中高度概括了右玉精神的科學內涵,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右玉精神的時代價值和歷史意義。

從曾經的漫漫黃沙,到如今的塞上綠洲。一路走來,右玉人民久久為功,創造了黃土高原上的生態奇跡。自始至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謀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執著前進,才能經受考驗,戰勝困難,作出成績。這是右玉精神的動力源泉。 

(責編:楊光宇、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