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委員履職”系列報道之一:

黃立:堅守武漢 躬身履職

記者 白真智

2020年05月06日00:01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國,全國兩會也因為疫情推遲。全國政協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上下一心,積極投入抗疫戰斗,同時也通過電話會議、在線研討等形式積極履職,保障政協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召開前夕,我們採訪了來自不同界別的十位全國政協委員,了解他們在疫情中積極履職的奮斗故事。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黃立。

黃立,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10月被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民營企業家100位杰出貢獻人物”之一。

黃立6歲隨家人定居武漢,后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在武漢生活幾十年。他的家人在武漢,他創立的企業高德紅外在武漢,他的熱愛與收獲都和武漢這座城市緊緊相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國兩會推遲舉行,在等待開會的日子裡,在這個曾被口罩蓋住笑臉的春天裡,他作為武漢人堅守著,作為企業家努力著,作為政協委員奔走著……

“隻要能保護老百姓,我一定拼盡全力”

20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高德紅外研制出國內第一代紅外人體測溫設備,這曾經讓黃立很是自豪。17年后,突如其來的疫情再次來襲,而這時的高德紅外,不僅攻克了紅外探測器核心芯片研發生產技術,還將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技術運用到不斷迭代的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中。

其實,人體測溫設備原本只是高德紅外一個很小的產品種類,市場需求也不大,一年銷售幾百台。疫情爆發后,測溫設備陡然加大,彼時武漢高德紅外總部的庫存設備僅1000多台。

“隻要能讓我企業的技術和產品更好地保護老百姓,我一定拼盡全力!”黃立早早就下令讓關鍵崗位員工春節假期無休,員工24小時輪崗制加班加點生產。“現在,保質保量生產測溫設備是公司的第一要務!”

1月20日,首批高德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就被應用在天河機場、火車站、重點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成了武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1月23日,武漢封城。

疫情期間,由高德紅外生產的2萬多台熱成像測溫系統安裝到了包括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及全國20多個地區的醫院、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及大型企業、學校。“能把產量迅速提上來,是因為我們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多年不計成本不曾懈怠地投入研發,讓我們把主動權抓在了自己手裡。”黃立在抓緊生產抗疫物資的同時,還自主捐款及帶動募集捐款上千萬元,向湖北省、武漢市及駐外的大使館、領事館捐贈了數十套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

“國家投入多年的公共資源應該更高效地利用”

在疫情爆發初期,病例激增,武漢本地醫院檢測和救治力量不足,早期無法做到應收盡收,疫情呈快速上升趨勢。后各地醫療人員馳援武漢,方艙醫院迅速建成,極大緩解了救治壓力,也使得治愈率大大提高,病亡率迅速降低。而在此過程中,也暴露出了醫療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黃立是做企業的,對投入產出比的考量深植於他的頭腦,他把這樣的思維模式也帶進了他對提案的思考和調研中。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公共衛生領域裡的“黑天鵝”事件,是否可能常備相應規模的潛在醫療資源?此次中央集中調配資源打贏了“武漢保衛戰”,除了依靠我國“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之外,社會資源能進行怎樣的補充?這樣的補充如何做到高效而低成本?這些問題,即使在生產最為緊張、籌款最為忙碌的時候,都沒有離開過黃立的頭腦。

在多次的電話會議、在線討論之后,曾任中國消防協會委員會委員的黃立,形成了他今年的重點提案《關於拓展消防救援隊伍職能 承擔院前急救任務的提案》。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對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無法及時送院,重症病人多,這像極了武漢疫情爆發早期孤城困守的局面。“消防人員受過專業訓練,有一定的救治技能,有車輛和安置設備條件,可以成為重症病人轉運和臨時救治的重要力量。”黃立把他的扎實調研和精准計算,都融進了這份提案之中,“這次的疫情對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考驗,國家投入了這麼多,積累了這麼多,該進入高效整合利用的階段了,公共衛生的社會‘預備役’機制該建立起來了。”

對於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黃立感覺期待的心情比往年更甚:“這是‘戰友們’的相見、相聚。大家必定會熱議這場抗疫戰斗,也必定會相互勉勵去慎終如始地完成抗疫大考。同時,思考在大考中展現的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中國的制度優勢,以及如何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相關閱讀:

“疫情下的委員履職”系列報道之二:吳浩: 51天,他在武漢帶領專家組梳理出1275條問題

(責編:馮粒、鄧志慧)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