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讀懂“中國之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
2020年1月2日起,人民網推出《中國之治》欄目,圍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重維度,聚焦“中國之治”,解析發展背后的“中國密碼”。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國家陸續發布糧食出口禁令。聯合國糧農組織也警告稱,疫情或將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在這種情況下,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傳遞重要信號:中國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中國何以臨危不懼?
“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七星農場考察時語重心長地說。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糧食安全的沖擊,恰恰驗証了我國能夠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了主動。
及時復耕 緊抓今年豐收主動權
“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春耕備耕部署規劃指明方向。這一決斷,高瞻遠矚,對穩住今年糧食生產起到關鍵指示作用。
3月2日,黃淮、華北、西北陸續進入返青期,正是加強春季田管、促進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奮戰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正式啟動。今年全國春播糧食面積約9億畝,截至4月3日,已經春播糧食1億畝,進度超過一成,明顯快於去年同期。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精准化施策,從南到北因地制宜排出春耕備耕工作安排﹔機械化生產,今春全國投入大中型拖拉機、耕整機、工廠化育秧設備等各類農機具預計達到2000萬台套以上﹔智能化管理,全方位、立體化開展遠程農業技術培訓和網上指導服務……
“今年黑龍江七星農場繼續推廣水稻標准種植模式,鼓勵種植戶應用平床機、壓床機、擺盤機、軌道車等機械,代替人工作業﹔鼓勵種植戶合作開展勞動生產,通過這些措施助力農業實現節本、增產、增收。”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總經理彭榮君接受人民網採訪時介紹說。
疫情當前,抓緊農時做好春耕備耕,是贏得今年豐收主動權的重要環節。
入春來,稻田麥地一片辛勤耕耘的繁榮景象。回顧往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六連豐”,充分証明了我國糧食供給能力充足,生產動能強勁。
一方面,大國糧食生產根基牢固。長期以來,我國出台多項政策調動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為保障糧食等農產品有效供給提供基礎支持。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科教興農,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2019年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 ,新創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151個,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為耕種打好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精准、機械、智能、創新……再加上互聯網催生的業態新變化,現代種業持續創新發展,為中國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因此,即使疫情當前,播種機的隆隆聲依然按時響起,現代農業生產照舊穩步向前。
暢通渠道 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保駕護航
疫情當前,不僅及時推動春耕播種,流通環節存在的“堵點”也得到及時疏通。
“要抓緊解決影響春耕備耕的突出問題,組織好農資生產、流通、供應,適時開展春播。”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強調。
“糧食流通、加工環節也會影響到消費市場的供應問題。” 中國社科院農業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可以看到中國的糧食流通環節相當完善,加上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通過糧食流通調節區域間不平衡,疫情對各地糧食安全影響不大。”
疫情期間,上游農資供應保障及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化肥及其原輔料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下游供給渠道“堵點”打通,農業農村部積極促進採購主體與產區精准對接,各大商家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銷售業務,成功撮合線上交易1240萬次。
“市場調節在此次保障糧食平穩流通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電商助力農產品銷售,糧食生產與銷售未受疫情嚴重影響,可謂’有驚無險’。”黨國英解釋道。
春耕如期恢復、流通照常運行……確保今年糧食生產供應平穩運行的同時,我國糧食安全還有一道長期存在的看不見的防線——庫存儲備。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首先,保障體系有支撐,原糧儲備、成品糧儲備充足,一批應急加工企業、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已建成﹔其次,市場波動有監測,我國建立起兩級監測體系,國家級糧食市場信息直報點1072個,地方糧食市場信息監測點9206個﹔第三,應對變化有預案:我國建立了從國家、省、市、縣四級的糧食應急預案體系﹔第四,保供穩市有責任:我國已建立並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除此之外,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應急加工企業5388家,其中已經復工4750家,復工率88.2%﹔復工企業的小麥和稻谷的加工能力每天96.2萬噸,折合19.2億斤,按照每天一人一斤糧計算,僅這些糧食應急加工企業每天的加工能力,就夠全國14億人吃一天多。
“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介紹。
“從此次應對新冠疫情看,糧食應急保障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切實做到了各負其責、守土盡責。”
自力更生 糧食自給為國家筑起牢固安全線
這次疫情充分証明,中國人牢牢端穩飯碗,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了主動。
中國對糧食進口依賴度很低。適度進口外國糧食,主要是為調劑余缺,有效緩解國內農業資源壓力。我國谷物進口量僅佔我國谷物消費量的2%左右,2019年,大米和小麥全年進口量僅佔當年產量的1.8%和2.3%。
(數據來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基於穩定供給與完善的應急保障體系,目前國內糧價平穩,“官方數據顯示3月份標准粉的零售價是3.88元/公斤,與1、2月持平,中等晚籼稻和粳稻售價也基本與1、2月保持一致。說明國家對糧食的高度重視,充足產量與充足供給保障糧價在疫情防控時期平穩運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鐘鈺表示。
但是國際糧價明顯受到影響。“根據國際糧農組織顯示,泰國B級二等大米的價格1月份是468美元/噸,現在3月份達到509美元/噸,也就是上漲了41美元,國際糧價確實受疫情影響上漲。”鐘鈺評價。
針對網上一些“由於進口受影響糧價明年會大漲”的言論,黨國英指出,“糧價不大可能會出現延宕性增長,國家政策跟上,地方積極鼓勵,政府及時根據疫情情況對春耕進行安排,供給穩定,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隻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所強調的重點,具有深遠影響。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自力更生,始終堅持將國糧之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出“飯碗論”“底線論”“紅線論”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糧食安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為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此次疫情的出現,進一步証明了糧食基本自給的重要意義,也充分驗証了我國完善可靠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與小麥、稻谷、玉米不同,中國是大豆的進口大國。去年我國進口大豆8851萬噸,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的85%左右。
“目前我們國家大豆正常進口,並沒有受到影響。”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巴西大豆生產出口多數銷往中國,目前巴西大豆處於收獲季節,據了解今年產量增加,可能達到1.21億噸左右,出口量也會增加,目前巴西農場主、政府都將採取積極措施,努力保持出口順暢。”
“客觀來說,中國有很多種類的油可以替代豆油,加上之前的儲備糧油,限制出口政策的負面效應有限。”黨國英表示。
“我國大豆進口規模和依存度較高,這是由於收入提高,消費結構升級,畜牧類、肉類、蛋白質產品需求增加導致。根據國際機構預測,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大約比去年減少10%,影響屬於正常范圍內。”鐘鈺介紹。
在鐘鈺看來,阿根廷等南美國家是我國進口大豆的來源地,可能因港口、物流或運輸受到影響。大豆限制出口可能造成國內大豆和豆粕供給不足,會影響到下游的畜禽、畜牧產業以及產品的供應,需要提早謀劃,在供應鏈建設上下功夫。
按期啟動高效春耕生產,輔以堅實可靠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以及長期糧食自給自足的安全結構,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正發揮強大作用,及時有效應對疫情對各國糧食安全的沖擊。我們可以放心地說一句,中國有糧,心中莫慌!(鄧志慧 宋子節 制圖:徐紫薇)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